
碧桂园股债双杀,1.59万亿债务压力下的重生之路
据悉,碧桂园近1200亿元境外债即将完成重组,标志着这家曾经的地产巨头在经历了漫长的困境后,终于迎来了新的转机。这一重组举措预示着碧桂园在债务压力下正在寻求突破,为未来的发展铺平道路。
碧桂园停牌9个多月后正式复牌,这一消息迅速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在经营尚在承压之际,碧桂园的复牌交易开盘半小时后股价竟然大涨近30%,收盘时涨幅收窄至17.5%,显示出市场对于碧桂园未来的信心。
事实上,债务风险一直是外界对碧桂园最为担忧的方面。有投资者心生疑虑:碧桂园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恒大”?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碧桂园流动负债约1.07万亿元,非流动负债约660.55亿元,负债总额约1.14万亿元,这一数字远超恒大。
即便债主们等得起,碧桂园也未必还得起。有人算了下,按照碧桂园目前的业务表现,未来15年能凑出来还债的钱,最多也就是四五百亿,但它光是境外债,就已经欠了1200亿。剩下的700亿的窟窿,对于碧桂园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碧桂园最近的新闻有点密集,先是在发布2023年年报,以及2024年中报,2023年亏损超2000亿,这一数字震惊了市场。财报的披露不仅揭示了公司近年来亏损的惊人规模,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于碧桂园债务风险的担忧。
自2017年至2020年,碧桂园、恒大、万科和融创稳居房地产行业前列。随着市场的变化,这些曾经的光辉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在行业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碧桂园的债务问题尤为突出。
内地拟于今季增发1万亿元人币国债,支持重建工作,这对工程机械、建筑、建材、基建股等有利。在这样的背景下,碧桂园或许能够借助政策红利,找到新的增长点。
碧桂园在股债双杀的困境中,正在努力寻求突破。债务重组、停牌复牌、财报披露等一系列动作,都显示出公司正在积极应对挑战。在行业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碧桂园能否走出困境,实现重生,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