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
2、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司马迁
3、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4、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5、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为下。
6、司马迁,字子长,司马谈之子,左冯诩夏阳人,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称为“太史公”。他家学渊博,三十八岁时,正式做太史令。后因为李陵辩护遭受腐刑。他忍受着身体和心灵的巨大折磨,为完成他父亲的遗愿撰写《史记》,并于公元前91年完成全书。
7、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8、不知其人,视其友。
9、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0、“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孝文帝即位23年,没盖过宫殿,没修过园林也没增添过车辆仪仗。)
11、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
12、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1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14、在《史记》中司马迁这样描写西汉的第五位皇帝-文帝
15、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1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7、表现出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于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思想,有着重要价值。
18、欺欺艾艾,口讷之称;喋喋便便,言多之状。——程允升
19、求学贵于博,求道贵于要。
20、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司马迁
2、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3、在给好友任安的《报任安书》中,表达了他受刑之后的痛苦心情,并提到写作《史记》的意图和完成的决心。就在这篇著名的书信之中,司马迁把泰山融入千古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见,在司马迁的心目中,泰山是庄重、威严、雄伟可亲的象征。
4、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5、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7、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8、司马迁从父亲的言谈话语之中看出参加封禅泰山的大典对光宗耀祖是何等重要。司马迁没有辜负父亲的愿望,即使在受了宫刑之后,仍矢志不移,决心忍辱完成父亲未竞之业。他
9、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0、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11、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蔡元培
12、自学,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
13、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14、自由的目的是为他人创造自由。——马拉默德正义和自由互为表里,一旦分割,两者都会失去。——富尔克自由应是一个能使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加缪道德是自由的保卫者。——斯米茨思想的自由就是最高的独立。——费斯克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孟德斯鸠
15、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16、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
17、民人以食为天。
18、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19、答]司马迁的豪放名言是: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20、鱼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
1、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2、科学是实事求是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
3、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姦富为下。
4、日者列传:得不为喜,去不为恨。
5、抓住自己最有兴趣的东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
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8、“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为了不给百姓添麻烦,文帝给自己修的陵寝——霸陵也一切从简,用瓦器建,一律不用金银铜锡等金属雕饰。
9、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源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
10、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
11、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
12、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李贽
13、日累月积见功勋,山穷水尽惜寸阴。
14、以权利合者,权尽而交疏。
15、司马迁说过,技能开天辟地头一回,古今中外多少事,不言中心头澎湃,举一杯苦尽甘来。
16、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17、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陶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