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语录大全

荀子经典名句100句加解释 摘抄100句

时间:2024-05-01 19:16:14 语录大全

一、荀子经典名句100句加解释

1、—《荀子·劝学》

2、说明君子要有容人的雅量,不可以自己的标准衡量一切人。

3、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贵贤,仁也;贱不肖,亦仁也。

5、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6、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7、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8、说明对人的考察应当重视其内心与做事的方法,而不应该停留在外表的体貌特征上。

9、说明制定礼仪制度的目的在于顺应人类希望社会井然有序、和谐稳定的心愿。

10、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11、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2、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13、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14、赠人以善良之言,好比冬天的衣服一样让人感到温暖;说伤害别人的话,比用矛戟刺人还要厉害,为人说话不可太刻薄。

1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6、说明人性的弱点:看问题不全面,往往惑于表面现象,结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17、—《荀子·修身》

18、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

19、说明意在劝人行仁行善,要善始善终。

20、—《荀子·非十二子》

二、荀子经典名句100句加解释图片

1、思索以通之。

2、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解释:行程千里,都是从一步一步开始;无边江河,都是一个个小溪小河汇聚而成。意思是做事要从一点一滴中做起,才可能有所成就。

5、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6、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7、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荀子名言

8、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9、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10、赠人以有益之言,比赠人以金石珠玉更显珍贵

11、说明修身养性要有闻过则喜的雅量,要亲近正人君子而远离谄谀小人。这样,才会有利于自己道德的修炼进步。

12、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13、周围的人应该怎么分辨呢?能正确批评你的人,是你的老师;能正确肯定你的人,是你的朋友;而一味阿谀奉承你的人,是打算看你笑话的人。

14、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5、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16、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17、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18、批评我而又批评得恰当的,他便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又实事求是的,他便是我的朋友;讨好奉承我的,他便是我的仇人。

19、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20、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三、荀子经典名句100句加解释大全

1、是人都喜欢听好话,即便心里明明知道别人说的不切实际,但还是半推半就地接受了。可能人际交往需要这种虚伪的奉承。而你真正能进步,是需要一个能说真话、敢骂你的朋友。

2、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3、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4、此以比喻来说明坚守礼仪对于“贵生乐安”的重要性,强调治国安邦不可缺失礼义的意义。

5、—《荀子·荣辱》

6、说话得当,是一种智慧;该沉默的时候能沉默,更是一种智慧。我们大多数人,对于“说话得当”,还都凑合;但对于“什么时候该沉默”,却做得并不好。“沉默”,是需要自制力的,压得住你的火气;“沉默”,是需要勇气的,不以口舌论英雄;“沉默”,是需要脑子的,因为沉默比说话的结果更好。

7、笃志而体,君子也。

8、“高不成、低不就”是大多数人的通病。对于高大上的项目,够不着;对于小打小闹的项目,又看不上;就这么半死不活地吊着。人都有成功的欲望,可光靠想,真的不行。

9、你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你对别人过于慢待,你对事业漫不经心,你对婚姻埋怨不止。吊儿郎当的态度,在任何时候、任何方面,都会让你一败涂地。

10、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真想了解一个人,就去观察他的圈子;他的圈子是啥样的,这个人就是啥样的,八九不离十。人可以装一装,但他的圈子不会装。

11、说明在真理、道义与君令、父命相矛盾时要服从前者,意在强调唯“道”、“义”是从的理念。

12、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1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6、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7、生死俱善,人道毕矣。

18、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19、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20、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四、《荀子》经典名句

1、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2、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说明“仁”正反两个方面的标准。

6、在利与义之间要舍利而取义,强调的是一种修身原则。

7、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8、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9、生是人的开始,死是人的终结。开始与终结都做得好,那么他的为人之道就完善了。

10、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11、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2、与其后悔、抱怨、唠唠叨叨当初的选择错误,不如安心、踏实、积极地过好当下。成功的人生是一直在证明自己的选择正确;而不是时刻幻想时光能够倒流,好让你再重新选择一次。

13、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1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6、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17、利益少,但是道义多,这样的事要做

18、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

19、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20、大凡是人,往往都有惑于枝节问题而看不清大局的毛病。

五、荀子名言100句与解释

1、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2、荀子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故又称荀卿,汉代避宣帝讳而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著名思想家。荀子学识渊博,继承了儒学并有所发展,还能吸收一些别家之长,故在儒学中自成一派。

3、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4、成功之路,肯定是复杂的,肯定是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的,肯定是需要坚持不懈的;而大多数人对于成功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幻想”之上。记住,“开始”是成功的第一步。

5、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喜欢抱怨,要么是抱怨别人的不是,要么是抱怨老天的不公。他从来也不会反省自己,从来也没觉得自己不对,从来也没觉察到别人也烦他。这种人,说白了,就是胸无大志、穷途末路之人。

6、说明要加强道德修养,就应该注意周围环境。

7、贱礼义而贵勇力,贫则为盗,富则为贼。

8、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

9、一个人要想上进,他周围的朋友十分重要。别觉得自己能“出污泥而不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如果周围都是些不肖之人,你也别想着会有积极上进之人愿意和你交往。

10、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11、我们周围的朋友,大多数时间你也看不出个真假好赖;只有当你真正遇上大事的时候,才能看清每个朋友的真实面目。平时称兄道弟、勾肩搭背的朋友,未必就能靠得住;平时爱搭不理、若有若无的朋友,未必就不会让你感动。

12、君子自己贤能而对他人的疲弱无能也能容忍,自己机智而对他人的愚蠢也可容忍,自己知识广博而对他人的浅薄也能予以宽容,自己道德纯粹而对他人的道德不高也能宽容。

13、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14、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15、说明有益的建言对他人事业人生的助益作用。

16、以鸟兽困窘之时的行为为喻,说明人到穷困潦倒之时便会放弃道德操守的原因。

17、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8、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19、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左右。

20、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