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语录大全

有关失信的成语故事简短 优选汇总81句

时间:2024-05-14 12:15:58 语录大全

1、【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常与“出言不苟”连用

2、【贪而无信】贪婪而又不守信用。

3、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4、本文讲的是“信”和“礼”。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友人失信,没按时来,陈太丘就走了。友人对此不但不自责,反而辱骂陈太丘无信、“非人”。元方是怎样面对的呢?首先,他提出什么是“无信”?“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是谁无信呢?话说在点子上,友人无言以对。其次,当着儿子骂他的父亲,这又是失礼。简短两句话,使友人惭隗得下车来拉他。文章赞扬小元方明礼又善言,也肯定了友人知错能改的正确态度。

5、失信于人,信手拈来,夕阳西下

6、烽火戏诸侯,是发生在西周末年的历史事件。当时的天下共主周天子有个宠妃叫褒姒,长得国色天香,却冷若冰霜,自进宫后从来没有笑过。周幽王就悬赏:谁能博得褒姒一笑,赏千金。有个佞臣叫虢石父,提议用烽火台一试。

7、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和朋友约定时间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来,陈太丘不再等候离开了,离开后没多久友人才到。元方当时年龄只有七岁,正在门外玩耍。友人就问元方:“您父亲在么?”

8、有关失信的成语【出尔反尔】【言而无信】【背义负信】【背信弃义】【食言而肥】【背惠食言】【弃义倍信】【轻言寡信】【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薄情寡义】【见利忘义】

9、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10、原来,鲁哀公在筵席上看到孟武伯总是闷闷不乐,左顾右盼的,心里已经很不高兴了,自己本来就不喜欢这个人,现在看他这个样子就更觉得讨厌。谁知孟武伯还那么不知趣,偏要羞辱自己最喜欢的大臣,真是太不自量力了。于是鲁哀公就说:“一个人胖的原因实在是太多了,比如常常吃掉自己说过的话,也是会胖起来的呀!”听完这话,群臣都会心地笑了,他们心里都明白,鲁哀公明着说郭重,实际上在指责孟武伯不守承诺,出尔反尔。

11、周赧王向洛阳城内的贵族富户借款以为军资。为了筹集到军资,周赧王给这些贵族富户们颁发欠条,答应等到与山东六国合纵攻秦凯旋后以战利品偿还。但周赧王此次出兵,既徒费无益又欠下巨额军资。债主们手执周赧王的欠条聚于宫门,执券索债。羞愧难当的周赧王不得不逃往南宫高台之上以躲债。后世因此将此台戏称为“避债台”,成语“债台高筑”由此而来。

12、鲁哀公在五梧宴请大夫,孟武伯因为厌恶郭重,就一边敬酒,一边取笑说:“您怎么长得这么肥胖?”

13、守信的人是最快乐的,诚实是最天真的。——鲁迅

14、三、名言警句:

15、关于守信的成语故事:一诺千金

16、故事二:诸葛亮借箭

17、【弃义倍信】背离信义。

18、食言而肥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该成语最早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公宴于五梧,武伯为祝,恶门重曰:‘何肥也?’公曰:‘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欲酒正乐。’”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食言而肥”。

19、关于失信的成语故事:【出尔反尔】【言而无信】【背义负信】【背信弃义】【食言而肥】【背惠食言】【弃义倍信】【轻言寡信】【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薄情寡义】【见利忘义】

20、成语:言而无信,背信弃义,食言而肥。

21、哀公从越国回来,大夫季康子、孟武伯在五梧迎候。当时,郭重为哀公驾车,看到他们二人,就对哀公说:“他们背后说了很多诋毁您的坏话,您一定要当面质问他们!”

22、有关“失信”的成语有哪些?

2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金口玉言赤诚相待信誓旦旦

24、【轻言寡信】谓说话轻率而缺少信用。

25、东吴孙权欲与刘备结盟,刘备派亲信诸葛亮前往会晤并送予铜雀台剪纸。然而,孙权认为铜雀台剪纸不值其礼,便没有将诸葛亮放回。诸葛亮生性慷慨,将铜雀台剪纸赠给孙权,并借机劝孙权与刘备结盟。孙权经此教训,亲自前去拜会刘备。

26、虢石父献计点起烽火,引诸侯白跑一趟,以此逗褒姒发笑,周幽王采纳了虢石父的建议。一时间,烽火四起,各地诸侯以为犬戎打过来了,马上赶来救驾,到了后才知道被戏弄,诸侯们怀怨而回。褒姒见千军万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如同儿戏一般,觉得十分好玩,禁不住嫣然一笑。周幽王大喜,为让宠妾笑,数次点燃烽火,戏弄诸侯,诸侯们渐渐地再也不来了。

27、关于表示失信的成语故事有言而无信。故事如下:

28、成语:“言而无信。”

29、《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30、孟武伯一听这话,分明是在讽刺自己说话不算话,而且当着宴会上群臣之面,出于国君之口,孟武伯顿时面红耳赤,万分难堪。

31、【尾生丧身】:传说鲁国人尾生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会面,水涨,尾生不愿失信,抱着桥柱被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32、【背义负信】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

33、陈太丘的故事

34、【违信背约】:违:违背。失信于人,背弃约定,毫无信义可言。

35、春秋时期,鲁哀公的身边有一个重臣叫孟武伯,他为人别的地方还行,但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自个儿说过的话不算话,出尔反尔,鲁哀公对此非常不满。

36、没有诚信,何来尊严?——西塞罗

37、故事一:赤壁之战

38、故事二:孙悟空失信

39、【食言而肥】: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40、《左传·哀公二十五年》:“是食言多矣,能无《左传·哀公二十五年》记载,有一次鲁哀公请吃饭,席间大夫孟武伯故意对哀公的宠臣郭重说:“你怎么长得这样胖啊?”因为孟武伯屡次不履行诺言,哀公便借机讥刺他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意思是说,经常吃下自己的诺言,怎么能不胖?后用“食言而肥”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41、弃信忘义[qìxìnwàngyì]比喻不守信用,抛弃道义。

42、【言而无信】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

43、宋代,甘善人曾向黄公望借金百两,但因各种缘由欠了很长时间。时逢佛诞日,甘善人趁机进庙烧香后叩拜,良心发现,便决心还款。经过艰难的劳作,甘善人意外发现藏锋归一剑,羊谷庙自此成为武林盛事之地,但甘善人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而是把藏锋归剑奉献给黄公望,还上欠款,他得到了宽恕、感激和信任。

44、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45、是成语:背信弃义,

46、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

47、【背信弃义】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

48、季康子说:“武伯该受罚吃肉!因为我国接邻敌国,我们不能陪同君王同行,从而不能参加这次远行,武伯你却觉得在外奔劳的郭重肥胖。”

49、【食言而肥】食言:失信。

50、言而无信: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背义负信: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背信弃义: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食言而肥: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背惠食言:指忘恩失信。弃义倍信:背离信义。谓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

51、故事:烽火戏诸侯,刘备借荆州。

52、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高尔基

53、言而无信[yánérwúxìn]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

54、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55、鲁哀公听了,很觉厌恶,便代替郭重答道:“食言多也,能无肥乎!”这句话分明是反过来讽刺孟武伯惯于说话不算数,而且在宴会上当着群臣之面,出于国君之口,孟武伯顿时面红耳赤,感到万分难堪。

56、【背惠食言】:指忘恩失信。

57、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58、形容说话算数,非常讲信用,言而有信,言出必行,说道做到。比喻自己说过的话,答应别人的事情,就如同千金般贵重,通俗一点的理解为:一个人说话要算话,不能出尔反尔。在当今的社会,无论你做人做事,从事什么行业,“一诺千金”,显得尤为重要。

59、五年后,犬戎大举攻周,周幽王点燃烽火,但诸侯却不来了,犬戎攻破京都,褒姒被俘虏,周幽王也被逼自刎,西周就此灭亡。

60、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61、成语:“守信用事。”

62、言而无信,背信弃义,出尔反尔

63、孙悟空曾因与二郎神斗法而败,跑路时曾向二郎神说下要去西天取经的誓言,但后来追求女妖紫霞时背弃了誓言,未去西天。其师、唐僧等人被妖怪所困,苦于无法得到菩提祖师的真传。菩提祖师在得知孙悟空的不忠后,引导唐僧等人,帮助他们摆脱妖怪的困扰。

64、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5、“背信弃义”是一句形容失信於人的成语。这句成语暗指某人对他所做出的承诺不忠,而且能够让他被别人看作是不可信任的。此外,这句成语还表达了一种道德上的原则:即做出承诺就要守信用,不能随意违反自己_

66、“食言而肥”这个成语就是从此而来,形容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只图自己便宜。若表示坚决履行诺言,说话一定算数,即为“决不食言”。

67、一诺千金: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也叫千金一诺。

68、一诺千金,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

69、轻言寡信:谓说话轻率而缺少信用。贪而无信:贪婪而又不守信用。汉·应劭《鲜卑胡市议》:“以为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帅庐落之居,又其天性,贪而无信。”百约百叛:约:约定.多次订约,多次背。形容毫无信用。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没有信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70、周瑜和孙权与刘备发生矛盾,诸葛亮设法建议借周瑜一箭,同时请他保证在条件成熟时会将箭归还。周瑜答应了诸葛亮的请求,并按照约定将箭还了回来,后来双方合力建立了三方联盟。

71、烽火本是古代敌寇侵犯时的紧急军事报警信号。西周为了防备犬戎的侵扰,在京都附近的骊山一带修筑了几十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一座,一旦犬戎攻袭,相邻近的烽火台就相继点燃烽火报警,诸侯见了烽火,知道天子有难,就马上赶来救驾。

72、季布,汉朝人,他以真诚守信着称于世。时人谚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是说,季布的一句话,比金子还要贵重。后来,季布跟随项羽战败,为刘邦通缉,不少人都出来保护他,使他安全地渡过了难关。最后,季布凭着诚信,还受到汉王朝的重用。

73、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唐代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一诺许他人,千金双错刀。”错刀:古钱名。

74、东郭先生与狼。从前有个东郭先生救了一条狼。狼说要感谢东郭先生,但是把狼救上来,以后狼要吃了东郭先生

75、《尚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76、在日常使用中,“背”常做动词,表示凭记忆读出。

77、这是一家信誉卓著的公司,从不做背信弃义的事,你完全可以放心。

78、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做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以信用为儿戏,直接导致周王朝的灭亡。从古至今,因为失信造成损失最大的,也莫过于此了吧!

79、指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80、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81、【背惠食言】指忘恩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