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学历史的目的,都是为现实服务的,在历史典籍中,寻找各个朝代兴亡盛衰的原因,对照当今社会,取得经验教训。
2、“辽宁号”“山东号”航空母舰的下水服纹,歼
3、相信老百姓,国家才有力量,民安才能国泰,民富才能国强,民智才能国兴。愚弄百姓,盘剝百姓,防民如防贼,甚至与人民为敌,终久会被人民推翻,被百姓唾弃。
4、从民族层面,历史教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尤其是培养中学生民族自豪感方面,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历史教学中培养民族自豪感,是历史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通过对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近代史,改革开放后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历史人物、英雄人物的学〉来培养国民的民族自豪感。
5、伟大革命领袖列宁曾说:“千万不要忘记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6、纵观刘帅的整个战争生涯,由其负责指挥的战役,基本没有出现过败仗,可以说完全配得上“常胜将军”的称号。
7、昨日的政治就是今日的历史,也应该是昨天的所有事情都是今天的历史,只是随着时间的过滤,以及文字的记载,我们只知道一些大的事件和有影响力的人物。也有的历史为当时的统治者服务,代表着当时统治者的主观意识,所以我们在读史时,也要去伪存真,探寻历史的真相,这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8、真的要体会这一点,得二遍、三遍地去读,这样或许才能触及这一境界。
9、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10、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革,加快了民族融合;
11、从世界层面,站在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学习历史也是为了了解我们的邻居,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会挨打!作为炎黄子孙,每个人都有为民族复兴尽力的义务与责任!上学与上班的目的也会彰显出来,那就是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而工作。
12、南昌起义之前,刘帅在四川举行了卢顺起义,以三个旅的兵马,支持半年之久,也可为奇迹。相比之下,后来的起义,基本上都没有在城市坚守超过两个月的。南昌起义刘帅作为参谋团团长,为起义的成功,出谋划策,但必须也承认,后来起义队伍失败刘帅也是有一定责任,只不过不是主要责任。南昌起义刘帅去了苏联进行深造,军事造诣又上上升了一个台阶,期间中央有考虑将朱毛二人调离井冈山,而当时朱毛推荐的两个接班人就有刘帅。
13、毛主席说过:“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据中央组织部和民政部门统计,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的28年革命斗争岁月里,约有370万名党员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平均下来每天有370名共产党员牺牲。
14、我翻开历史一看,才发现如今的安逸换来是多么的艰苦。
15、学习历史无用的观点是不对的。
16、六.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17、小时候自己很喜欢看历史故事,从神话看到战争。喜欢听这个将军如何马革裹尸,也喜欢看神话人物的谈笑风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怕是绝大多人读历史书的理由也都是这个吧,故事能引人入胜,没有人天生就喜欢那些干巴巴的文字。
18、而一些爱民的君王官佐,为保卫国家,捍卫民族而献身的将帅英雄,永远受到人民的敬爱,青史留名,千古传颂,成为民族楷模。
19、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20、四.杨开慧:死不足惜,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1、普通百姓学习历史,可以了解民族悠久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光辉灿烂的文化传统,历史兴衰的过程和规律,做一个明白人。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做个明事理有担当的小民百姓,而不是无知无识,只知从众盲从,点头哈腰的奴才。
2、刘帅在中原地带越战越勇,但此时在国民党的重点进攻之下,陕北和山东已经非常困难,为此毛主席决定千里跃进大别山,这是一个创举,这项重担也落到了刘帅身上。刘帅首先是一鼓作气,突破了蒋介石号称四十万大军的黄河防线,而后在鲁西南战役中,歼灭4个整编师6万余人的重大胜利。自身伤亡也有一万多,所以此时的刘邓大军只剩十万多。
3、七.江姐: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
4、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使得中国封建王朝打到顶峰;
5、当权者将历史这面明镜放在面前,时时对照自己,鞭策自己,尽量减少失误,善施良政,造福国家和人民。
6、古往今来,中国历史上涌现了无数的名将,纵观史书,这些人中常胜将军却至于寥寥而已,如:吴起、韩信、霍去病、李靖等几人而已。回顾中国的革命史,我军也涌现了很多杰出的将领,其中彭老总、林总、刘帅、徐帅和粟大将都是赫赫威名,被称为新中国的“五虎上将”。
7、三.蔡和森: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
8、“新中国”一个多么神圣而又崇高的名字,饱含着无数仁人志士的愿景和向往,总是那么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泪目满眶;如今,新中国已经刻下了71道年轮。神州大地繁花似锦,大江南北硕果累累;山河犹在,国泰民安,这盛世如您所愿……
9、历史上多少封建皇朝的昏君暴君,貌似强大,不可一世,穷奢极侈,欺压百姓,最终都被人民推翻了,成了一堆臭狗屎,绑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10、从个人层面,学习历史可以学到前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有前车之鉴,从而使自己少走弯路。通过学习前人的优良品德和拼搏精神,见贤思齐,可以开阔视野,提升素质。现实中通过学习历史而获得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艾森豪威尔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只不过是普通的上校,一般说来,人生到了这把年纪,基本上算是定了形,不会再有太大的转折。但这位不甘平庸的上校却因默默钻研了一战史,当二战来临时,他就成了军队最亟需的人才。
11、“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压迫中国、欺凌奴役中国人民的苦难历史彻底结束;中国人民真正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使中国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历史发展开启了新纪元。
12、谢谢@颍州弃之的邀请。很惭愧虽然是一名历史学生,但真正用心读过的史书寥寥无几,因此只能略作解读。
13、一.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4、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的混乱局面;
15、他们都是具有高超指挥艺术与军事艺术的军事家,但真正意义上的常胜将军只有一个,那便是刘帅,在谈刘帅为啥是常胜将军之前首先说说其他几位为什么不是常胜将军。
16、尤其是历朝历代的执政者,更是从历史这面镜子中,对照反思,确定正确的治国之策,尽量减少失误。特别是要明白一个道理,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水能载舟,也能复舟的道理。为政要为百姓谋福利,让百姓安居乐业过上好日子,善待百姓就是善待自已。
17、汉武帝时期的张骞通西域,建立丝绸之路,沟通中西;
18、后来刘帅就是依靠疲惫不堪的人马,在淮海战役前夕,以一个半纵队,将白崇禧的两个兵团,拖到伏牛山转圈,淮海战役爆发之后,又是在同等兵力的情况下,将装备优良的黄维兵团包围,并在华野的配合下歼灭黄维兵团。
19、总之,学习历史,善于独立思考,在历史材料中吸取养料,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不了解历史,是无根之人,遇事不能独立思考,人云亦云,不会真有出息的。
20、而刘帅从20岁从军以来,整个战斗生涯是少有败绩,在四川军阀混战的时候,他最初是一个愣头青,确实有过几场小败,不过那是他才是营长、连长这种级别,根本不能完全左右战局。当他担任团长之后,在协同熊克武的攻打北洋军的时候,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扭转整个战局;在后来的驱滇之战中,更是以一个团的部队,打败了当时朱老总率领的一个旅。
1、解放战争前夕,刘帅连续取得了上党、邯郸战役的胜利。其中上党战役是我军首次从游击战转变为运动战,且此战关乎伟人安危,但是刘帅不仅仅赢得干净利落,而且一口气打掉了阎锡山三分之一的兵力,从此阎锡山在山西就只能采取守势。后来刘帅又先后取得陇海、定陶、巨野、鄄城、滑县、巨金鱼、豫皖边、豫北等一系列战役的胜利,歼敌数十万,晋冀鲁豫野战军也是当时实力最强的部队之一。
2、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3、苦逼的历史系学生,以论文为己任。不记得自己上一次因为兴趣翻阅的古书是哪一本了,但为了论文,自己这个学期确实查阅了《明史》这部鸿篇巨著。一定有人好奇历史系研究什么?告诉大家,历史系的研究方向有两类。简单地说,一类是找茬,另一类是找资料。这两者都需要一遍遍地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
4、常听人说这一点。我的理解是这句话分了两层含义。其一是对于历史的情怀,其二是对于书本身的情怀。不过这一点说来简单,自己读完《李鸿章传》便有了一种“少年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的感觉,但仅仅几天之后,就被论文压灭了。
5、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6、如果大家都能正确理解学习历史的意义,就不会再在自己的抱怨与不满中苟活。觉得压力大,请看历史人物的成长,咱们那点压力又算的了什么?!少年强,则中国强!个体的内心强大了,中华民族才会长盛不衰!
7、当然其中也有插曲,那就是张风集战斗,这是一场摸老虎屁股的战役,但是刘帅以一家之力,对战蒋介石的两大王牌,即整编十一师和第5军。在解放战争初期,是没有一个战略区敢于同时国民党打两大主力部队,所以这一次刘帅也付出了比较大的伤亡,最终与国民党打成了一比一,算是一个平局。
8、有作为之人,都努力学习历史,通晓上下五千年,明白兴亡盛衰之道,以史为鉴,努力做正确的事,为社会为国家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9、我之前回答过一个问题,“你对历史产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我觉得这两个问题是层次上的深化。先知道自己为什么喜欢,再明白现在读的是什么。
10、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个人认为它影响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史;
11、五.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12、解放战争后期,刘帅以秋风扫落叶之势,一举解决了西南的一百多万国民党部队。
13、刘帅带领这十多万人,千里跃进大别山,虽然最后出大别山时,刘邓大军只剩下不足6万人,但是这是一场战略的大反攻,在战略上取得的决定性的胜利,不仅仅打破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而且让解放军的战线从黄河推向了淮河。所以说千里跃进大别山是一场伟大的胜利,并非一场败仗,其战略价值无与伦比。
14、历史就像一张时间网,过滤了一些平淡的事情,人物,留下了精彩的瞬间和人物。不管是盛世还是乱世,不管是太平治世还是残暴不仁的人间炼狱都是历史对当时情况的真实写照。
15、中国成功遏止“非典”疫情的流行,充分展示了中国在流行病学方面的世界先进水平。
16、历史就是以前人们的生活日常,国家的生活日常。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所有发生的事情,用文字表达出来,让后人更了解他们的前辈是怎么生活,怎么生存,怎么保证国家强大,怎么让国家走向毁灭,从而让后人从中得到借鉴,教训和技能。
17、二.瞿秋白:辞世长逝,为真快乐
18、清朝的鸦片战争,见证了中国封建的没落。
19、红军时期,刘帅协助周朱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长征途中,又屡次带领红军化险为夷,即使是毛主席引以为豪的“四渡赤水”,刘帅在里面的出力也非常多。后来智取遵义、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等等,刘帅都是主要的军事指战员之一。
20、历史是一面镜子
1、北京奥运会举办。中国举全国之力、聚全民之智把奥运会办成历史上最好的盛会,充分体现了中国崛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