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佛四德、十四焦、廿四时。
2、三:三阳开泰、三阳交泰、三星在天;
3、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季节
4、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5、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人们从~来到北京。我们小组里的人来自~。
6、【举例造句】:多种族,如弟兄,四方八面自由风。郭沫若《新华颂》
7、成语出处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六回:“那成家一般也动了诸亲百眷、四邻八舍,送人情,斗分子,虽然娶妾,倒也四司六局,一毫不苟。”
8、勾践回国后,时刻不忘受辱的情景。勾践在自己的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都要尝尝苦味,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在吴国的苦难和耻辱经历!他身着粗布,顿顿粝食,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种。勾践夫人带领妇女养蚕织布,发展生产。勾践夫妻与百姓同甘共苦,激励了全国上下齐心努力,奋发图强,早日灭吴雪耻。
9、成语解释 指左右邻居
10、二八女郎:二八:指十六岁。十五六岁的美女。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11、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12、成语出处 《子华子晏子问党》:“其涂之所出,四通而八达,游士之所凑也。”
13、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14、答案是四荒八极。
15、没有含四八的成语。只有含四和八的成语,比如:
16、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17、【出处】:《子华子·晏子问党》:“其途之所出,四通而八达,游士之所凑也。”
18、七停八当、嘎七马八、
19、二带八成语:
20、成语解释 八方:指四方四隅;即东、南、西、北四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泛指周围。指周围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1、十四道、廿四月、又四土、融四岁、
2、【解释】:指四通八达的要道。同“四冲六达”。
3、越王勾践经过“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使国力渐渐恢复起来,可是夫差对此却毫不警惕。公元前四八二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和鲁国与晋国结成联盟,称霸中原保全周室。夫差带领精锐的部队倾巢而出,姑苏城内只留下太子和老弱之兵留守。勾践得知消息后,秘密在吴越边境集结了三万精兵,准备乘吴军精锐尽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攻进吴国国都。
4、八:八斗之才、八仙过海、八面玲珑;
5、第四系、古四声、小四相、啓四体、
6、十四弦、跌四平、廿四堆、外四路、
7、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四回:“戴宗、杨林看裴宣时,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稳,心中暗喜。”
8、成语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九学三》:“如孔子教人,只是逐件逐事说个道理,未尝说出大头脑处,然四面八方合聚凑来,也自见得个大头脑。”
9、带有七和八的成语:七上八下、横七竖八、七零八落、七嘴八舌、乱七八糟、
10、形容说话、做事、写文章稳当,有时也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11、张恨水《啼笑因缘续集》十回:“不,哀兵必胜!不要乐,要哀,何小姐能弹《易水吟》的谱子吗?”
12、成语解释 通、达:畅通无阻。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便利。
13、【解释】:到处;各个方面。
14、哀兵必胜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15、六:六六大顺、六出奇计、六畜兴旺;
16、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17、成语解释 亭、当:即停当,妥贴。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贴。
18、成语出处 宋朱熹《答吕伯恭书》:“不知如何整顿得此身心四亭八当,无许多凹凸也。”
19、《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20、四平八稳,四海八荒。
1、一带四成语:
2、七:七窍玲珑、七开八得、七步奇才;
3、【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4、九:九转丹成、九十春光、九战九胜;
5、第四声、廿四史、廿四风、十四经、
6、十:十全十美、十拿九稳、十成九稳。
7、二:二八佳人、二惠竞爽、二龙戏珠;
8、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4回:“戴宗、杨林看裴宣时,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稳,心中暗喜。”
9、七了八当、七长八短、七零八乱、七担八挪、七姑八姨、七手八脚、七言八语、长七短八、七老八小、七青八黄、七穿八穴、七病八痛、七纵八横七支八搭、七折八扣、七损八益、七事八事、七开八得、七慌八乱、七破八补、七推八阻、七大八小、七扭八拗、说七说八、七步八叉、七窝八代、七拱八翘、七疮八孔、七断八续、七子八婿、零七碎八、七满八平、七死八活、七高八低
10、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十分妥贴
11、宗璞《南渡记》:“我们让人欺负够了,全国百姓谁不愿打!岂不哀兵必胜啊!”
12、【举例造句】:滑台四通八达,非帝王之所居。
13、【解释】: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极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
14、【解释】:①指四壁窗户轩敞,室内通彻明亮。②比喻通达明澈的修养境界。
15、【出处】: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横通》:“然通之为名,盖取譬于道路,四冲八达,无不可至,谓之通也。”
16、四:四角俱全、四亭八当、四方之志;
17、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18、成语出处 唐杜甫《狂歌行赠四兄》:“四时八节还拘礼,女拜弟妻男拜弟。”
19、关于123456789数字开头的成语有:
20、二八年华:指人最美好的青春时代。一般都是用来形容女孩子的黄金年龄。
1、成语解释 四面八方极偏远之地。
2、成语解释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
3、【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怀岳禅师》:“忽遇四方八面来怎么生?”宋·杨万里《过百家渡四绝句》之二:“莫问早行奇绝处,四方八面野香来。”
4、哀兵必胜,在我国的历史中有很多的,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算是我们熟知的越王勾践的故事。在公元前四九六年,当时越王勾践的刚刚即位不久,但已经出兵打败了吴国。两年后,吴王夫差反攻越国,并且直捣黄龙攻破越国都城,越王勾践被迫屈膝投降,吴王夫差把勾践押解回吴国,并入吴国为臣,数年后吴国赦免勾践之后,越王勾践得以回国。
5、【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6、五:五子登科、五谷丰登、五月披裘;
7、二八佳人: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8、七老八十、七拼八凑、七七八八、杂七杂八、
9、金四开、启四体、马四环、铜四开、
10、四面八方、四通八达、四平八稳、四时八节、八万四千、四亭八当、四至八道、四冲八达、四停八当、
11、四海一家:四海之内,犹如一家。形容天下一统。
12、大四至、营四海、大四八、连四纸、
13、一生平安两全其美三生有幸四季发财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七邻友好八面威风九久康泰十全十美。
14、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八骏图》诗:“四荒八极蹋欲遍,三十二蹄无歇时。”
15、七扭八歪、夹七夹八、
16、解释:原形容身体各部位匀称、结实。后常形容说话做事稳当。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
17、【出处】:唐·卢纶《赋得彭祖楼送杨德宗归徐州幕》诗:“四户八窗明,玲珑逼上清。”
18、【出处】:唐·白居易《八骏图》诗:“四荒八极踏欲遍,三十二蹄无歇时。”前蜀·杜光庭《寿春节进元始天尊帧并功德疏表》:“四荒八极,毕贽琛珍。”
19、双方战力悬殊较大,所以越国大败吴国军队,并且杀掉了吴太子。两个月后夫差率大军回到吴国,姑苏城这个时候已空无一人,夫差只好向越国请和。公元前四七三年,越军再次大破吴国,吴王夫差被围困在吴都西面的姑苏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杀,吴国灭亡。
20、四八的成语有:四面八方、四通八达。
1、一谦四益:谦虚能使人得到好些益处。
2、宗喜景《故地》:看着满城的残阳,老人感叹道:“这真是多难兴邦,哀兵必胜啊!”
3、穷四和、廿四桥、崔四入、第四纪、
4、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5、四冲八达,四方八面,四荒八极,四邻八舍,四面八方,四平八稳,四衢八街,四时八节,四亭八当,四停八当,四通八达,四至八道,四乡八镇。
6、【解释】:四面八方极偏远之地。
7、恍然大悟: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8、成语解释 原形容说话做事稳当。现多含有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的意思。
9、十四楼、三四五、金四娘、新四军、
10、一鸣惊人,二龙细珠,三羊开泰,四面八方,五谷丰登,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面玲珑,九九归一,十全十美。
11、四时八节、四方八面、四荒八极、四亭八当、四至八道、四衢八街、四停八当、四冲八达、四邻八舍、四言八句、四碟八碗、四起八拜、四双八拜、四至八到、四海八荒、四野八荒、四仰八叉、四苦八苦等。
12、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补语;形容范围广
13、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
14、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
15、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方便。《子华子·晏子问党》:“其途之所出,四通而八达。”
16、一:一马当先、一帆风顺、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