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简:“你在说自己?罗彻斯特先生!每个人以自己的行为向上帝负责,不能要求别人承担自己的命运,更不能要求英格拉姆小姐。”
2、圣·约翰是个狂热的教徒,打算去印度传教。他请求简·爱嫁给他并和他同去印度,但理由只是简·爱适合做一位传教士的妻子。简·爱拒绝了他,并决定再看看罗切斯特。
3、简:“我想她对你不合适!”罗彻斯特:“啊哈!那么自信!那么谁合适?你有没有什么人可以值得推荐?哼!……哎!你在这儿已经住惯了。”
4、孤儿院教规严厉,生活艰苦,院长是个冷酷的伪君子。简·爱在孤儿院继续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由于恶劣的生活条件,孤儿院经常有孩子病死,她最好的朋友海伦患肺结核去世。海伦去世后也使孤儿院有了大的改善。简·爱在新的环境下接受了六年的教育,并在这所学校任教两年。
5、罗彻斯特:“唉,你不觉得我娶了她,她也可以使我获得完全的新生?”
6、一天黄昏,简·爱外出散步,邂逅刚从国外归来的主人,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以后她发现她的主人是个性格忧郁、喜怒无常的人,对她的态度也是时好时坏。
7、罗切斯特回来后经常举行家宴。在一次家宴上向一位名叫英格拉姆的漂亮小姐大献殷勤,简·爱被召进客厅,却受到布兰奇母女的冷遇,她忍受屈辱,离开客厅。
8、罗切斯特先生是一个正直、善恶分明而又带有幽默感的人
9、文中很欢快的写到孩子们的生活变好了,能吃饱饭了,可这变好的原因却是因为孤儿院变成了医院,每天都有人离去,看到这里这是觉的很讽刺和可悲。
10、海伦彭斯这个十四岁的六翼天使有着那么宽广,那么蓬勃的心胸来容纳这纯洁澄澈、满满当当、热情奔放而且还在不断上涨的雄辩之泉。
11、简·爱身上所体现的这种为争取人格独立与尊严的反抗精神,包含着极为深刻的社会内容,可以说,它是作者强烈要求改变当时英国妇女倍受歧视的社会地位的一种呐喊。在简·爱身上,除了这种强烈的自尊、自爱的思想意识外,她还是一个真挚、朴实,充满人性美的女性。
12、简·爱同情罗契斯特的不幸命运,认为他的错误是客观环境造成的。尽管他其貌不扬,后来又破产成了残废,但她看到的是他内心的美和令人同情的不幸命运,所以最终与他结婚。
13、简·爱叔父去世前第二天,当婚礼在教堂悄然进行时,突然有人出证:罗切斯特先生15年前已经结婚。他的妻子原来就是那个被关在三楼密室里的疯女人。法律阻碍了他们的爱情,使两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在一个凄风苦雨之夜,简·爱离开了罗切斯特。
14、活在当下,珍惜眼前!
15、海伦彭斯的性格造成她最终的结局是在病痛中默默的死去。死是她最好的归宿,像这么一个善良脆弱的生命,很难想象今后怎么去面对更加残酷的社会和人生。而只有死才能让她解脱,她纯洁高贵的灵魂终于可以回到上帝身边,与这位众生的父做彻夜长谈,去探讨人生与哲理。
16、简:“我在这儿很快活。”
17、朋友聊天,你过的怎么样?你的回答和几年前是一样的:老样子。
18、我曾那么爱罗切斯特先生,还几乎把他当成了上帝.虽然现在我也不认为他是邪恶的.但我还能再信任他吗?还能回到他身边吗?我知道我必须离开他.对我来说他已不是过去的他,也不是我想象中的他了.我的爱情已失去,我的希望已破灭.我昏昏沉沉的躺在床上,只想死去.黑暗慢慢把我包围起来.--简爱
19、像海伦彭斯这样灵魂高贵的人,她虽然值得我们崇敬和景仰,但是她并不是一个伟大的榜样。虽然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她比无数苟活的人都要活得充实,但是那又怎么样呢。正像简爱所说的那样,海伦彭斯的逆来顺受助长了罪犯的嚣张气焰,让他们变本加厉更加无所畏惧。
20、简爱,一个追求平等、独立自主的女子,就注定她要在世俗中挣扎。她当然挣脱了金童玉女、门当户对的爱情观、婚姻观,这句话不过是女孩子都喜欢说的气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