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长相思》-王之涣
2、不知今夕是何年。
3、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中秋月》
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5、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望月怀古》
8、唐代:张九龄
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身向榆关那畔行。
11、此时不管地上人。
1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七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13、原文: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1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5、山一程,水一程,
16、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8、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9、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20、唐代:皮日休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4、照彻玉箫金管声。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7、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8、把酒问青天,
9、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10、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2、译文:中秋月圆,月光洒到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我一人羁旅异乡,节日里看这月亮下的树影,时间缓缓过去,影子不知不觉的移动着。遥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这有那清冷蟾蜍和孤寂桂树。
13、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中秋月》
14、《静夜思》-李白
1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6、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7、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1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9、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20、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1、译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2、中秋月圆,月光洒在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我一人羁旅异乡,节日里看这月亮下的树影,时间缓缓过去,影子不知不觉的移动着。遥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月亮和孤寂桂树。
3、阳关曲·中秋月
4、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5、望月怀远/望月怀古
6、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7、夜深千帐灯,
8、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朋友。以下是一些表达思念之情的中秋节古诗:
9、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10、原文: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白话文释义: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11、这些古诗都表达了人们在中秋节思念亲人的情感,希望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示。
1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13、此时不管天上月,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15、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16、《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7、《登高》-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