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语录大全

史记中的经典名句 摘抄100句

时间:2024-07-11 09:01:56 语录大全

一、史记中的经典名句200句

1、【赏析】晋国人豫让曾服侍范中行氏,不得重用,后做智伯家臣,智伯对他很是尊宠。后来智伯被赵襄子所灭,豫让发誓说:“士为知己者死”,于是改名换姓,乔装打扮,多次行刺赵襄子,未果自尽。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揭示出人类一种普遍的知恩图报的心理。

2、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3、此句很好的描述了“耳聪目明”四个字,耳朵灵敏可以听到很远的声音,眼睛可以观察到很细微的东西,是讲得高辛,一出生就会加自己的名字,拥有非凡的本领,取知远一名,就是希望孩子能纵揽全局,细心稳重,洞察细微。

4、单名一个稷,是稷谷的简称,为百谷之长,而社稷一词中的社为土神,稷就被奉为谷神,江山社稷,就是国家的象征。

5、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6、完璧归赵好句:

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9、商君列传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10、祸不妄至,福不徒来

11、【注释】选择《史记魏世家》。思:思慕,怀念。乱:混乱,动乱。

12、【注释】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13、【注释】选自《史记。格虏:刁滑而凶悍的奴仆。

14、项羽本纪:又闻项羽皆烧秦宫室,掘秦戍卒,此皆项羽之过也。

15、【注释】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尽:完。良:好,优。

16、商君列传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1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8、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

19、【译文】洗一次头三次提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为的是接待来客。

20、【注释】选自《史记。智:聪明,智慧。虑:思考,谋划。愚:蠢笨,无知。得:得到,获得。

二、史记中的经典名句及翻译

1、《史记·五帝本纪》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2、鉴于水者见面之容,鉴于人者知吉与凶。

3、【赏析】这是当时楚地流传得一句谚语。也是对季布“其言必行,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躬,赴士之困”侠义品格的由衷赞赏。说明男子汉大丈夫说话要算数,要信守诺言,对自己说出的话要敢于负责。成语“一诺千金”源于此。

4、日者列传:得不为喜,去不为恨。

5、【译文】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人们也会遵守奉行。在上位的人行为不端正,即使发出命令人们也不会遵守奉行。

6、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7、项羽本纪:项羽自刎乌江,而卒不袒背。

8、【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9、取草绝根,在于未蔓;扑火止燎,贵乎速灭。

10、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11、顺境不沾沾自喜;逆境不慌张气馁;安闲不奢侈放逸;危险不惊慌恐惧。内心有惊雷炸响,表面却安静如平湖,这样的人,可以拜为上将军。

12、《史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预示了中国历史上多次的分裂和统一,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无常和变幻。

13、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14、《春秋左传》中有这样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脆弱,让人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和珍重。

15、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16、【赏析】这几句成语包含了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说明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聪明之人不可能永远聪明,他也有失误的时候,只要正确对待失误,才能将它降低到最少。反之,看似愚笨的人,他也有聪明的时候,只要加以学习,就会有所收获。

17、【赏析】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兄弟,成王的叔父,就地位来说在天下也不是低贱的了。然而我仍然“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频频起身接待来访的人,唯恐失去天下有才能的人。说明周公懂得尊重人才,诚心待士和对人极为重视,也说明人才对治国平天下极为重要。

18、【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前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19、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0、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三、史记中的经典名句及出处

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项羽本纪:项羽为楚声歌,闻者数矣。

3、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4、孔子世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司马迁《史记》

5、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6、《史记·五帝本纪》聪以知远,明以察微。

7、【译文】慈爱的母亲有败家的孩子,严格的家庭里没有刁滑而凶悍的奴仆。

8、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9、《史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夫人之不肖,不可使其子孙为后。”这句话表达了古代社会对于家族的重视和家族荣誉的传承,也让人感受到了古代社会的残酷和无情。

10、【注释】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诺:许诺,诺言。

11、译文: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12、太史公自序: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3、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14、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1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6、这些句子都具有很好的文学性和表达力,体现了史记作为一部历史书的严谨性和文学性。

17、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

18、赏析:把以往的得失当作将来的借鉴,也就是追溯以往而策励将来。有些追悔过去的过失,还有些人以炫耀以往的成功,但如果仅仅沉浸于追悔与炫耀之中,而不去觉悟将来过去的重演或成功不可能再来,那对将来事业的成功没有任何帮助。因此必须吸取以往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防止将来错误再度发生。不再去蹈以往的覆辙,那才是有益之举。就这一点来说,前人已给我们总结出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19、【注释】选自《史记。士:男子的通称。知己:了解自己的人,好朋友。说:同悦,使高兴,使喜欢。容:装饰打扮。

20、酒极则乱,乐极则悲。

四、史记中的经典名句 英文版

1、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十二本纪·夏本纪》禹拜稽首,让于契、后稷、皋陶。

4、【注释】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5、译文:项庄舞剑的目的,在于刺杀刘邦。

6、【译文】家境贫寒就会思慕贤惠的妻子,国家动荡就会渴望有才能的宰相。

7、项羽本纪:项羽好音声,听之不厌。

8、《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句话:“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话与《史记》中的类似,也预示了中国历史上多次的分裂和统一,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深刻。

9、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10、【赏析】这句人们传诵千古的名言,是世人对禽情人性进行长期观察后总结出来的精辟之见,它道出了善是人的本来面目,人在生命走到尽头时,回归到了善的境界,总愿将自己最美好的东西奉献出来,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11、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12、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

13、【注释】选自《史记·周鲁公世家》。沐:洗头发。吐哺:吐出口中所吃的食物。

14、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15、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16、选自《史记管宴列传》。仓廪:仓库。实:充实。荣辱:光荣和耻辱。

17、注释: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意:意图。

18、土颜色为黄色,所以号称为黄色,有土属性的就属祥瑞征兆。因为是五帝本纪,所以此句也是概况了皇帝,德瑞就是有天子的祥瑞之兆,用于男孩,体现了父母对孩子德行的期望和要求。

19、不充诎于富贵,不遑遑于所欲。

20、先发制仁,后发制于仁。

五、史记中的经典名句带翻译

1、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

2、总之,伍子胥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他决定做人生中最后一次反抗。这就是所谓烈丈夫,哪怕一败涂地,也绝不向命运低头。

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4、赏析:《史记》中记载,刘邦到鸿门去拜见项羽,项羽留他饮宴,谋士范增让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准备乘机杀死刘邦,刘邦的谋士张良对樊哙说:“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后即用以比喻说话或行动虽然表面上另有名目,实则想乘机害人。

5、《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句话:“天下大乱,朝廷无道,四方叛乱,百姓流离失所。”这句话描绘了中国历史上一些动荡时期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历史的苦难和磨难。

6、史记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史书,其中有很多好词好句。以下是一些例子:

7、公元前484年,伍子胥出使齐国刚回来,吴王夫差就送了一把宝剑给他,让他自杀。

8、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9、取草绝根,在于未蔓;扑火止燎,贵乎速灭。

10、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1、意思是:我死后,你们须在我的墓旁种满梓树,等它们长大后就做成棺材,吴亡之后可用来埋葬吴国死难战士的英灵;再剜下我的眼珠悬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之上,我要在另一个世界亲眼看着越国灭吴,夫差死于勾践之手……

12、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13、王者之事,股肱之臣,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4、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

15、虽被万戮,岂有悔哉。

16、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

17、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18、居后而望前,则为前;居前而望后,则为后。

19、俊雄二字就是指的豪迈出众的人,是英雄,非常适合男孩起名。

2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