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面红耳赤【解释】:脸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出自】:朱熹·宋《朱子语类》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译文】:现在的人有点小利与害,就到了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几乎没有喜怒。
2、解释:也叫云耳、黑木耳。真菌的一种。略呈人耳形,褐色。湿润时半透明,干燥时革质。生于枯死的树干上,可供食用。
3、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4、忠言逆耳【解释】: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出自】:韩非子·战国《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译文】:良药苦口,而智慧的鼓励而喝的,知道他进入而已自己病了;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而第二主听的,知道他可以获得成功的。
5、【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6、汉焦赣《易林临之需》:“重瞳四乳,耳聪目明,普为仁表,圣作元辅。”
7、解释:听力。
8、濡:沾湿;染:沾染。形容因经常听经常看,无形中受到影响。
9、例句:以后再在你面前装模作样直接上切甩他两耳屎。
10、形容声音非常大,都快要把耳朵震聋了。
11、【拼音】:ěrtīngbāfāng
12、成语发音:ěrtīngbāfāng
13、才高八斗比喻人极有才华。
14、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15、耳濡目染、交头接耳、耳听八方、面红耳赤、忠言逆耳。
16、因为母亲是音乐家,她从小耳濡目染,所以音乐底子不错。
17、没有耳什么木什么的成语,耳应该是目,成语是耳濡目染。
18、交头接耳【解释】:交头:头靠着头;接耳:嘴凑近耳朵。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出自】: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笑语喧哗。”【译文】:不许头靠着头凑近低声交谈,不许大声喧哗。
19、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20、例句:瞧你这~,连我的声音也听不出来了。
1、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
2、解释:听觉器官。人和哺乳动物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内耳除管听觉外,还管身体的平衡。
3、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
4、半斤八两八两:即半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5、【举例造句】:要是没有一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到处显出精明强干的能力。老舍《赵子曰》第四
6、也作:目擩耳染、耳染目濡、耳习目染、目染耳濡、目濡耳染、耳熏目染
7、出处: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声。”
8、成语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形容人很机警
9、解释:耳朵和眼睛。
10、例句:~低语。他们俩~谈了几句。
11、交头接耳、俯首帖耳、如雷贯耳、肥头大耳、隔墙有耳、历历在耳、不堪入耳、忠言逆耳、言犹在耳、袖手充耳、双珠填耳、苦口逆耳、垂头塞耳、墙风壁耳、盗钟掩耳、疾雷不及塞耳、属垣有耳、善言不入耳、抓头挖耳、眩目震耳、鼎铛有耳、两豆塞耳、方面大耳、
12、例句:什么字母对于耳沉的老太尤其珍贵?
13、七长八短形容高矮、长短不齐。也指不幸的事。
14、解释: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15、例句:黑色食物有黑芝麻、黑糯米、黑木耳、黑豆、黑枣、黑米等。
16、例句:你带上这白色的耳机对你听歌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17、解释:好听。
18、例句:只记住老师讲的,不过是耳食之学。
19、耳字开头的成语有:耳聪目明。
20、形容打雷声音特别大;几乎把耳朵震聋了。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1、耳听八方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2、主谓式;作宾语;指口头传授的意思。该成语最早是出自于《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口耳相传,或逮后世。”
3、肥头大耳、如雷贯耳、洋洋盈耳、秋风过耳、俯首帖耳、属垣有耳、不堪入耳、
4、解释:耵聍的俗称。
5、解释:受话器。
6、七上八下形容心里慌乱不安。
7、没有耳什么尾什么的四字成语。
8、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9、解释:欲:要,快要。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指某件事使人震动很大。
10、耳聪目明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头脑清楚。
11、七拼八凑指把零碎的东西拼凑起来。引申为胡乱凑合。
12、乱七八糟形容无秩序,无条理,乱得不成样子。
13、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14、我想到巴黎去长住,就是希望沉浸在艺术的国度中,耳濡目染,找到灵感。
15、穿云裂石,人声鼎沸,龙吟虎啸
16、【解释】: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17、胡说八道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
18、例句:鼻子可以感觉气味,耳朵可以感觉声音。
19、昏聩胡涂、闭目塞听、耳聋眼花
20、形容打雷的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1、交头接耳、掩耳盗铃、耳濡目染、耳提面命、耳熟能详、洗耳恭听、震耳欲聋、充耳不闻、耳鬓厮磨、隔墙有耳、耳顺之年、忠言逆耳、如雷贯耳、耳目一新、不绝于耳、面红耳赤、口耳相传、掩耳盗钟、耳闻目睹、俯首帖耳、秋风过耳、言犹在耳、抓耳挠腮、危言逆耳、耳聪目明、耳听八方、肥头大耳、马耳东风、掩人耳目、耳闻目染
2、例句:歌声婉转~。
3、侧耳倾听,口耳相传,耳目一新,掩耳盗铃,震耳欲聋,如雷贯耳,马耳东风,交头接耳,面红耳热,抓耳挠腮,耳听八方,肥头大耳,掩人耳目,目染耳濡
4、解释:耳背。
5、四字成语应该是耳听八方
6、耳濡目染【解释】: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出自】: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译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7、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8、掩人耳目,七嘴八舌,
9、震耳欲聋-释义
10、耳听八方【解释】: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出自】: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十六回:“为将之道,须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译文】:为将之道,必须要眼观四处,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
11、在房间里,手风琴拉得~。
12、感情色彩:中性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