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语录大全

论语中的名句有哪些二年级 摘抄141句

时间:2024-07-22 21:01:04 语录大全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丘

2、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3、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告诫其弟子,首先要充实自己,要有真才实学,才能谈得上遇到伯乐。

6、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高尔基

7、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8、《论语宪问篇》中。

9、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三字经》

10、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谒,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1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12、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13、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

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5、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16、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别林斯基

17、——《论语·卫灵公》

18、在这里,孔子已认识到学习的内驱力不仅与动机有关,还与意志和情感有关,并且按内驱力大小把学习的心理境界分成三个层次:想学、好学、乐学。其中“乐学”是最高层次,可以产生最大的内驱力。

19、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攫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谵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20、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

21、爱人者不阿,憎人者不害,爱恶各以其正,治之至也。——《商君书》

22、子路问:“闻斯行诸?”

2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24、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25、【译文】他进了太庙,事事都向别人请教。

26、——《论语·述而》

27、字如其人,立品为先。——中国格言

28、教育中的人文不一定是要像政治课那样说教的,于“文”中渗透,方是正法。

29、——《论语·公冶长》

30、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3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2、——《论语·阳货》

33、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34、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35、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36、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37、知恩图报,善莫大焉。——中国格言

38、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便可以少犯错误。——巴金

39、高高在上的权威并不是唯一的老师,当然也就不是唯一的真理。真理可以随处存在,所以学习中要抱着所有的人都是老师,都有可学习处的想法,但又要清醒地认识到质疑的必要性。

4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子》

41、心正品自端,德正人自忠。——中国格言

42、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 ——高尔基

43、【译文】马棚失火烧掉了。孔子退朝回来,说:“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怎么样。

4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45、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46、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47、子曰:“有教无类。”

48、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

49、信者,不负其心;义者,不虚设其事。——汉《列女传》

50、孔子发现,“愤”和“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必然要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并指出,学生处于这两种状态的时刻就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最佳时机。

51、孔子的这句话,为读书人指明了,不可贪恋优越生活条条的问题。读书人志在明道,明明德,不可被外物迷惑。若被外物役使,终将一事无成。

52、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5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4、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煮

55、《论语述而篇》中。

56、子曰:“闻斯行之。”

5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5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59、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夫·托尔斯泰

60、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61、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唁唁如也。君子,椒错如也,与与如也。

62、君子说话,一言为定;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俗语

63、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

64、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培根

6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7、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68、【译文】君主召他去接待外宾,则神气勃发,步履逡巡。与侍立两边的人作揖,忽左忽右。其间,衣带飘飘,含风而动,起落有致。或疾趋而进,亦如鸟舒翼。外宾辞退后,必定回复君主,说:“客人去远了,不再回来了。”

69、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北宋《资治通鉴》

70、——《论语·子张》

71、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与学生的坦诚相待。正因为孔子对他的学生有着无限热爱之情,才使得他在教学过程中不知疲倦,真诚无私,因而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敬。

72、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伺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73、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孙中山

7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75、——《论语·宪问》

76、【译文】上朝的时候,与下大夫说话,从容不迫;与上大夫说话,和悦刚正。若君主在,则步伐紧促,仪态安舒。

77、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弟子规》

78、【译文】国君赐给熟食,孔子一定摆正座席先尝一尝。国君赐给生肉,一定煮熟了,先给祖宗上供。国君赐给活物,一定要饲养起来。同国君一道吃饭,在国君举行饭前祭礼的时候,一定要先尝一尝。

79、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80、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8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82、【译文】先生着装,领缘袖饰不用绀、绛,家居私服不用红、紫。当夏值暑,以细葛布或粗葛布做单衣,罩在内衣外面。黑衣配紫羔,白衣配鹿皮,黄衣配狐裘。休闲的皮袄做得长些,两个袖子,右边的一个做得短些。寝卧着睡衣,长度合一身有半。狐貉的皮毛温厚,私居在家时,用来做垫褥。若不在服丧期,佩饰无忌。不是朝祭之服,不用整幅的布匹裁剪,用了,则裁出杀缝。去凭吊时,不穿紫羔,不戴黑帽。年初大吉之月,必定身着礼服去朝贺。

83、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8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5、——《论语·泰伯》

86、——《论语·学而》

87、坚操比松寒不挠,忠言如药苦非甘。——宋王安石

88、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89、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90、一个人有仁、有知、有信、有直、有勇、能刚当然非常好,但如果不好学,都是有致命的短处。这里强调了知识修养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倡导积极学习,主动探求知识。

91、健康等于一,失去了健康,一切都等于零。——俗语

9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93、孔子说他曾经废寝忘食地去冥思苦想,以期得到什么彻悟或顿悟,结果一无所获。因此,孔子得出结论:与其空想,不如老老实实地去学习。

94、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攫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翼如也,复其位,椒措如也。

95、【译文】出使他国时,执圭而立,躬身谦和,仿佛气力不胜。举着向上,好似作揖;拿着朝下,又象授示于人。颜色庄重,身手战兢,脚下紧促,如履如行。待交献聘礼时,又神气盈容;与人私下往来,则愉悦和乐。

96、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97、孔子眼中的“学”内涵是很丰富的。看来并不是单指“作文”,首要的其实是“做人”,有了“做人”的基础,“作文”情真意切自是不难。

98、因材施教出自《论语·先进篇》,原文:

9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00、——《论语·子罕》

101、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02、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103、一日为师,终身如父。忘恩负义,禽兽之徒。——《增广贤文》

104、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

105、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06、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10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08、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增广贤文》

109、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缩缩,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枧,愉愉如也。

110、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1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12、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113、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114、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

115、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116、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117、孔子的这句话,今天读起来犹言在耳。时光荏苒,一个有志于时代的人,都要有紧迫感,都要有惜时的观念,用好当下的光阴,努力学习各种知识,积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118、冉有问:“闻斯行诸?”

119、【译文】走进朝廷大门,他的仪容十分恭敬,好像无处容身。站,不站在门中间;走,不踩门坎。经过国君坐位,面色矜持,脚步也快,言语好像中气不足。提起下摆往堂上走,恭敬谨慎,憋住气好像不呼吸。出来,下一级台阶,面色舒展,怡然自得。下完台阶,轻快地向前走几步,如同鸟儿舒展翅膀。回到自己的位置,又显出恭敬局促的样子。

120、要想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教师的魅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了教师魅力的引领,学生的学习自然会“欲罢不能”,何患不“自主”?

121、——《论语·为政》

1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23、【译文】饭不因为精致而饱食,肉类菜肴不因为烹调的细致味美就吃得很多。凡是饭因久放,味道变了,鱼烂了,肉腐败了,都不要吃。颜色变坏了不吃,味道变臭了不吃。煮的不熟太生,或过熟太烂了都不要吃。不是吃饭的正餐时间不吃,不照正规方法割肉不吃。放的调味品不适合不吃。肉不要吃太多,不要比吃青菜米饭还要多。只有饮酒没有限制,以不喝醉、不捣乱、不闹事为原则。

124、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125、【译文】坐席不合礼制,不坐。

12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27、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增广贤文》

128、【译文】孔子使使者向他邦友人问好,必再拜而送之。季康子送药品来问候,孔子拜而受之。告使者道:我还不知道那药性,暂时不尝了。

129、齐,必有明衣。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130、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太公家教》

131、尊师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曲啸

132、亲其师,信其道。——《学记》

133、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

134、寝不尸,居不容。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135、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136、道德精神的培育,工作能力的锻炼,知识内蕴的充实,学术精神的涵泳,都必须依靠一种锲而不舍的自持力。

137、【译文】孔子在乡里间,其貌温恭谦逊,好像不能说话的一般。他在宗庙朝廷时,说话极明白,不含糊,只是极谨敕。

138、席不正,不坐。

139、求学需先立志,即先解决动机问题,才能使学习有内在驱动力,不致半途而废。

140、言必行,行必果。——《礼记·中庸》

141、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