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语录大全

比喻善于教育子女的成语 汇总100句

时间:2024-08-11 18:59:28 语录大全

一、比喻善于教育子女的成语

1、父母恩勤[fùmǔēnqín]: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出处《诗经·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2、成语释义: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3、比喻善于教育子女的成语:教子有方、循循善诱

4、成语释义: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5、出处:《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

6、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教育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教育的逻辑起点自然是人类社会的产生。从猿列入的转变是由于生产劳动,猿在劳动中逐渐形成以大脑和手为核心的主体机制。大脑可以思维,手可以操作,这就使人区别于一般动物而变成“高级动物。

7、“相”在这里是辅助、帮助的意思,这个字在这里属文言范畴,与丞相,首相的相都是同一含义。

8、释义: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9、苦口:反复规劝;婆心:仁慈的心肠。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10、【出处】:《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11、【释义】: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12、例句:耐心持久,如磨杵作针,不计岁月,此用功样子也。明·黄淳耀《陶庵集·自监录一》

13、有余力因为成语“有余力”意为处理事情有余力,形容处理一件事后还有闲暇时间,母亲在照顾孩子的同时仍能处理其他事务,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母亲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她们不仅需要传授孩子基本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和品质。母亲要做到有余力,不能忽略自己的生活和发展,让自己保持一定的精力和积极性,才能更好地为孩子做出榜样和指导。

14、教子有方俗语。形容父母将孩子教育的很好。

15、释义:原指天空广大无边,后比喻父母的恩德极大。

16、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17、出处: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

18、出处: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19、出处:唐·吕温《广陵陈先生墓表》:“始见一乡之人,父严子孝,长惠幼敬,见乎词气,发乎颜色。”

20、释义:比喻将铁杵磨成像针一样的细的精神,意思是形容只要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成。

二、比喻善于教育子女的成语有哪些

1、闻鸡起舞【wénjīqǐwǔ】

2、释义: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

3、成语释义:福:幸运。意思是人运气来了,心也变得灵巧了。

4、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5、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6、释义:滴水穿石表示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有成果,做事要持之以恒。正像那句名言:功夫不负有心人,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有成果。

7、【解释】:不随便谈笑。形容态度严肃庄重。同“不苟言笑”。

8、白话释义:把教育跟娱乐融合为一体,使人在娱乐中受到教育。

9、成语释义: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10、【出处】:妙观变以师道自尊,妆模做样,尽自矜持,言笑不苟。

11、释义: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12、释义: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13、父严子孝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出处:唐·吕温《广陵陈先生墓表》:“始见一乡之人,父严子孝,长惠幼敬,见乎词气,发乎颜色。”

14、指有某种技能或特长。

15、翻译:凡此种种,虽然这是他叔祖父教导有方,原因是他福到心灵,官星透露,才一变而为闻一知十的聪明人

16、出处:《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7、指子孙做了官出了名,使祖先和家族都荣耀。

18、【例句】: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载之于书者,不异~。清·李渔《曲话·结构》

19、玉不琢,不成器琢:雕。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20、释义:比喻对子女的慈爱。

三、善于教育孩子的成语

1、典故:《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2、作者:贺拉斯

3、成语释义:对某人很喜爱,但所用的方法不对头。多指父母对子女的溺爱。

4、【例句】:先生~,余今日之尚能握管,先生力也。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5、释义:意思是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精诚:至诚,诚心诚意.。指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同“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6、例句: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一钱斩吏》:“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7、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8、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告诫:规劝。恳切耐心地劝告。

9、作者:吴研人

10、【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11、蒙以养正读音:méngyǐyǎngzhèng释义: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12、例句:《庄子·渔父》:“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汉·王充《论衡·感虚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南朝,宋,范哗《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3、出处:《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

14、他采取三迁之教,把孩子送到重点大学学习

15、答:三迁之教。

16、成语释义: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17、蒙以养正【méngyǐyǎngzhèng】;【释义】: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出处】:《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

18、孟母三迁、画荻教子、三迁之教、循循善诱、谆谆告诫、苦口婆心

19、含辛茹苦、寒泉之思、哀哀父母、父母恩勤、寸草春晖、升堂拜母、舐犊情深、无微不至、昊天罔极、老牛舐犊

20、释义: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

四、形容教育子女的成语

1、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得个贤父兄;良师友;苦口婆心的成全他;唤醒他。”

2、成语释义: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3、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4、成语释义: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形容家长教子有方。

5、画荻教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出处:《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

6、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7、出处:《诗艺》:诗人的目标是益人或娱众。

8、释义:升:登上;堂:古代指宫室的前屋。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

9、形容德才超众或成就突出。

10、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11、滴水穿石、磨杵作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闻鸡起舞、勤能补拙。

12、成语释义: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决心奋斗,努力谋求强盛。

13、释义: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14、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出处:《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5、释义:舐:舔;犊:小牛。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16、出处: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17、成语释义: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18、半工半读【bàngōngbàndú】一种把工和读结合起来,一面生产、一面学习的教育制度。

19、玉不琢,不成器琢:雕。

20、一技之长[yījìzhīcháng]

五、善于教育孩子的词语

1、出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九回:“凡此种种,虽然是他叔祖教导有方,也是他福至心灵,官星透露,才得一变而为闻一知十的聪明人。”

2、释义:微:微细;至:到。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3、比喻能担当大事的人才。

4、相:辅助,也指辅助人如辅~。丞~。首~。

5、孟母三迁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6、教子有方、循循善诱

7、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

8、【释义】: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9、成语释义: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10、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出处: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

11、父严子孝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12、相关名言: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13、拼音:fùmǔēnqín

14、俗语。形容父母将孩子教育的很好。

15、出处:宋·费衮《梁溪漫志》:“命诸子子妇皆坐;置酒;谆谆告诫;家人见公无疾而遽若是;愕眙不知所答。”

16、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17、画荻教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18、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19、释义: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的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20、白话释义:教育引导很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