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语录大全

用一句话说孔子,孟子,墨子的思想 48句

时间:2024-10-09 12:00:11 语录大全

一、用一句话说孔子,孟子,墨子的思想是什么

1、墨家思想主张的是"兼爱,非攻,尚贤".而孔孟主张的是"民贵君轻","以仁政治天下"

2、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3、说到我推崇他们什么思想,实话实说,在我眼内,这些都已经过时。我只推崇他们的认识方法和思想方法。至于他们的文字,我认为都只是思想上的装饰。也许你们不会相信,这没关系。只要你们能身体力行地践行认识自己,那么一定有水落石出的哪一天。

4、主要观点: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5、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6、春秋时有非儒即墨的说法,意思是两个地位当时都很出名,儒家代表封建旧统思想,维护周礼,而墨家推崇非攻,尙贤,等等,代表阶级不同,观点也就不同。但墨家思想没被任何一位君王使用过,因为不符合君王的专权思想。而儒家到了汉朝时才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7、代表阶级不同:孔子代表文士,墨子代表武士,孔子代表士的上层,更接近贵族,所以有贵族范儿,墨子代表士的下层,更接近于平民,所以有平民味儿.

8、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9、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10、主要观点:提出了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思想。

11、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12、都是思想家,一个人的思想不能尽收,所以各人有个人的思想。

13、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14、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15、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16、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17、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

18、一、间接对比分析:

19、少说空话,多做工作,扎扎实实,埋头苦干。——邓小平

20、两者的区别:

二、孔子孟子墨子的名言名句

1、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2、孔子维护“礼乐”,而墨子否定礼乐,见墨子的《非儒》、《非乐》篇~

3、道可道,非常道。

4、名可名,非常名。

5、三、再来看下在不同时代的政治表现和思想传播:

6、生活时间不同:孔子是春秋晚期,而墨子在春秋与战国交界的时期,墨子生活的时代比孔子的时代政治更黑暗,战争更频繁,民生更疾苦,因此墨子对于社会的批判比孔子更严厉.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韩非子:

8、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9、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10、孔子所处的时代是奴隶制正在崩溃之时,封建制尚未形成,社会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混乱现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秩序的最高概括。这实际就是礼所规定的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和以贵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也即周礼中所推崇的“尊尊”和“亲亲”原则。孔子的治国方略可以概括为“礼治”、“德治”和“人治”。

11、因为有以下不同,所以其实不能直接对比,我们通过以下几点间接分析一下:

12、爱臣太亲,必危主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13、墨子是战国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春秋末战国初期鲁国人,生卒年不详,约为前479年—前381年以内。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交相利”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14、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15、不学礼,无以立。

16、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墨子生活简朴,反对贵族依仗亲属关系取得官位,主张选用贤能的人做官,他就是主张人要平等,反对级别歧视!

17、而相对于西方,他们从来没有自我认识的课题,他们只爱向上帝忏悔。然而,忏悔只是自我心理安慰,其实他们并没有跨进自我认识的门框。也就是说,他们严重缺乏自我认识的能力。事实,在上帝面前,他们也无能为力,因为他们不敢跨越上帝这一鸿沟。因为敢跨越鸿沟的苏格拉底已经被送上断头台。为此整个西方只能在莫名的悲哀中度日。“我是谁?哪里来?去哪里?”,就是他们最纠结最无奈的哀叹。

18、孔子提出‘仁’的学说,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但孔子鄙视生产劳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点向着当官的,鄙视农民,这点思想不好。

1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0、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三、孔子 孟子 墨子

1、二、再来看下思想及对后世影响:

2、儒家思想:施仁于世,礼仪治政。其中:仁义礼智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其核心要义,儒家代表人物有主张“人性本善”的孔子孟子与主张“人性本恶”的荀子。而孔子周游列国广传弟子,被称为孔圣,著有《论语》流传于世,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美说。对于封建统治阶级而言,儒教易致政治等级关系与统治阶级利益的滋生。

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4、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5、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6、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毛泽东;

7、欲为其国,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将聚众。

8、民无信不立。——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