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不过,很多有责任心的老师,仍然不畏风险,或者说是因为责任心而忘记了风险,他们是可敬的。
2、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作为教师,听从了家长那句“管就行”,便不拿自己当外人,不免会有管的不合家长心意的时候。有时候,家长会和老师沟通,当家长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后,会后悔自己对老师的不礼貌,会更加珍惜这份师生情。
3、对于课内作业,老师不可能不改,因为学校与教育局都要对课内作业进行检查、评比。老师不改,或是改得马虎,被查到是要受处理的。
4、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似的树叶,所以父母应该避免拿孩子和其他人如哥哥姐姐或者是隔壁的小孩等进行比较,因为这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嫉妒的想法,甚至开始厌恶其他孩子。而且,当孩子听了类似的话后,他们会感到被忽视,会产生挫败感,从而在内心埋下不良情绪的种子。
5、当记者采访为什么杀母亲的时候,他恶狠狠的说:“我恨她”。
6、四、辱骂是什么?
7、但家长们,你们有没有想过,那些经过恐吓、打压的无辜孩子,一旦真地认同了对自己施暴的父母亲,那就真的完蛋了!因为这就意味着,孩子会从人格到情绪再到认知三个方面的彻底扭曲。
8、执行规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父母去整合一些方法和技巧,把一些技巧融会贯通起来,要做到,不容易。
9、教师和家长有时候会矛盾重重,甚至走向对立。没有任何一种关系能长期保持原样不变。家长和老师的关系也是如此。
10、绝大多数的家长持反对意见。其实想来便无可厚非,谁会愿意自己孩子和一个违背人伦的杀人凶手待在一起。
11、他甚至希望这样教育孩子,能得到班主任的夸奖。
12、有人会说为什么老师不改,老师不改怎么知道学生会不会。老师不改是因为老师没有那么多时间。老师不改并不影响老师对学生掌握情况的了解,通过课堂提问、练习与课内作业,老师也可以了解到。
13、之后,因为不断的寻索,我学到RDI及游戏治疗,后来更进修专业课程,从一个家长步上治疗师和顾问之路,这是在当初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时,我不能想像的!我没想到,我的经验也能成为别人的支持和祝福!
14、家长说班主任不给考试,是指这两次考试吗?如果是,那么家长可以投诉,找校长,不行找教育局。不过我觉得不可能,一般来说哪怕是弱智,老师也给考的。我班就有一个,一考试满张试卷画圆圈,连得分线上也画了。
15、老师的最终目的是让知识武装孩子的头脑,所以才会毫不保留地传授。他们只顾自己风雨兼程,为了孩子们顺利升入理想的大学,高中,或者为了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费尽口舌也不在乎。
16、做个好父亲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很难。不管孩子多大或者有几个孩子,你都必须知道父亲这份“工作”是一辈子的事。想成为一个好父亲,就不能缺席孩子的人生,要做一个严格的行为规范者,努力成为他们的榜样,能理解孩子的需求但又不能轻易做出让步。如果你想知道如何成为一个好父亲,只需遵循这些步骤。
17、隔天早上就被五花大绑,就跟监狱里的犯人那样,一路压到学校,在全班面前道歉。
18、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是父母对孩子的好。我教书近20年,碰到过各种各样的父母,大家都认为自己对孩子好。包括我们自己都认为,我们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好。那究竟怎样才对孩子好呢?举几个例子:
19、经常跟孩子沟通交流,而不是训话。
20、你跟我说辱骂能起到教育的作用?那你过来让我先骂一顿好不好?没准明天你就升职加薪、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了呢!你愿意吗?
1、每一个孩子生下来都是很好学的,他们喜欢尝试不同的事物,所以父母不应该过度约束孩子的行为,更不应该制定一些有性别偏见的规则。让孩子自行决定,不要阻止他们探索可能感兴趣或擅长的事情。例如,当男孩想学习做饭时,父母应该肯定孩子的想法,因为做饭并不是专属于女孩的事情。而当女孩想玩枪战或者警匪之类的游戏时,父母也不应该拒绝。
2、你不愿意去学,面对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你不去想原因,你不去查资料,你只想赶紧让孩子长成你想要的样子。
3、经常倾听孩子的想法。
4、揣摩家长所说的意思,应该是针对班主任教的学科。但从家长的话中,可以看出关于考试与作业的一些情况,家长并不了解。
5、罗曼罗兰说: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你认为他说的对吗?如果他说的是对的,那体罚和辱骂,能够成为生命的火焰催人奋进,还是能阻止一切变成黑夜,照亮孩子的人生呢?如果你认为他说的不对,那你认为爱与体罚和辱骂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6、当天,他在家里偷偷抽烟,气愤的妈妈发现后,拿起了皮带就是一顿狠狠的抽打。
7、看到评论后,简直是哭笑不得。
8、后来被家里人发现了,爸爸当天晚上,用以前扫大街的那种大扫把,抽了她整整3个小时。
9、但从一开始,我们就告诉孩子,我们不是你的对立面,我们和你在一起,理解你,帮助你,引导你,逐步让你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能够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只有这样,规则才有意义。
10、再后来,因为这个孩子才12岁,年龄够不上负刑事责任,所以没过多久就被释放出来。男孩亲属希望孩子能继续上学,可这个举措,遭到了校方工作人员和学校家长的一致反对。
11、百依百顺不是尊重孩子,而是溺爱和放纵。尊重孩子,意味着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感受,鼓励他们表达,同时用同理心,也就是能够感同身受去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而不要以成人的角度,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去“纠正”他们。
12、当然,确实有老师连家庭作业也改,但这也是额外付出,也是一种奉献,值得赞扬。
13、这都2020年了,居然还有人认为揍一顿和人身攻击代表了爱和教育?爱是什么?教育是什么?如果你思考过这两个问题,就不会轻易动手。体罚是什么?辱骂是什么?如果你思考过这两件事情,你就知道使用这两种手段,你失去的永远多于你得到的。
14、三、体罚是什么?
15、毕竟要快过年了,孩子辛苦了一学期,让他们高高兴兴地过个年放松一下吧,虽然没有功劳拿回一个奖状,但是,天天辛苦的学习,也是很累了,家长朋友们,你知道该如何面对孩子的成绩了吧?欢迎友友们的互动留言,期待大家的精彩评论!
16、方法4理解孩子
17、总之,家庭教育很重要,家校在教育方向、策略上要保持一致,相互配合,避免”教育抵消“现象的发生,又各负其责,共同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好。
18、作业分两种,一种叫课内作业,一种叫家庭作业。要求老师批改的是课内作业,而不是家庭作业。
19、不过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因为学校教育在后,家庭教育是从孩子一出生时就开始了,如果要算上胎教,孩子还没出生就接受家庭启蒙·教育了。
20、再来说作业。
1、五、为什么要打骂?哎呀,实在是恨铁不成钢啊!哎呀,好说好话就是不听啊!哎呀,我爹就这么对我的,我不是也挺好的?
2、缺失爱的教育,不是教育,最多只是恨的教育!
3、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固有观念吗?
4、“近有鲜花远有诗”,对于即将过去的2017年,如果用一句话总结,这就是我想说的。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处境的人,对于现在和未来的感受是不会一样的。
5、题主你好,很高兴来回答您提的这个问题我是一位从事教学工作20年的一线老师,也曾经是多年的学生家长,我想从家长和老师的双重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6、打人的家长,他们都图什么?
7、妈妈被砍后,浑身是血倒在地上,没过多久就死了。
8、三、你是女孩/男孩,不应该做这些,这些是男孩/女孩才做的!
9、家庭作业不要求老师批改,只要检查就行了。而且检查也不是像课内作业那样必须由老师检查,可以由小组长检查,然后把情况报告老师。
10、由此可见,教育的方法决不只是体罚。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好的方法可让我们去探索,去实践。相信很多家长和老师也都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也一定有不少的教训可以吸取。为了让我们的下一代能更好的成长,让我们老师和家长一起努力吧。
11、大多时候,是家长配合老师,管好孩子,老师尽全部身心之力,教育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这是工作,是良心使然,没有任何掺假。这种时候,家长和老师目标相当一致。
12、而还有一些问题,本身并不源自老师,而是因于社会,因于家长。比如老师变得佛系的问题,确实是无奈之举。
13、之后这位妈妈在业主群里主动道歉,承认是自己孩子的不良行为给大家带来不便。并表示自己的孩子会打扫电梯一个月作为道歉补偿,此外,孩子也写下检讨书,让妈妈发到业主群里道歉。
14、为了让房间看起来更美,孩子就用抹布一点一点地擦木地板。
15、诚然,教育行业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有些老师行为不当,甚至违法,但也确实有些“问题”它不是问题,而是一些外行制造的。
16、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么小的孩子心却那么狠,那么硬:
17、不是让孩子盲目地顺从,而是让孩子认同规则
18、也是去年,那时我在群里看见的一个商品链接,无所不能的某宝正在推销一款“打娃神器”——戒尺。
19、打肯定不是亲,骂肯定不是爱,这个道理放在自己身上,大概人人都是明白的。可惜有些人做了父母,再面对毫无还击之力的小孩时,就会自动忘记这个道理。
20、从此,孩子再也没做过任何家务。
1、还记得去年,湖南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杀人事件,凶手是一名刚满12岁的小学六年级学生,而死者却是他的亲生母亲。
2、而如果家长是指家庭作业,那么我觉得老师也不算违规,无可厚非。
3、做一位严格的行为规范者
4、回顾当时刚发现孩子有障碍时的我,虽然很积极在找疗法,带孩子去上训练班,但心中总是很酸很痛,因为我,实在看不到他的未来。
5、在老师和学生长期相处的过程中,老师有时候容易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救世主,为了帮助孩子改掉恶习,为了帮他养成好习惯,会不遗余力地管教孩子,谁曾想这违反了作为教师的为师原则,也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6、最近几天,头条上出现了很多孩子拿着“三好学生奖状”,走着不可一世的步伐回家的搞笑小视频,对于考的好的孩子,不用说了,家长自然是高兴的,至于是物质奖励还是精神奖励,那就是:考的好的学生都是一样的,考的不好的学生,各自有各自的”不幸“。
7、同样的例子发生在同学二何家。
8、小孩在上学前整天与家长生活在一起,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成长。家长在教孩子怎样穿衣吃饭上厕所、怎样讲卫生、怎样与客人打招呼等等,其实就是在教育。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对孩子正式接受学校教育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
9、不仅这位提问的家长不了解考试与作业的相关问题,相信很多家长都不了解,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说明一下。
10、夸张一点说,如果不讲道理,不辨是非,滥用体罚真的有用,那杨永信早就该拿诺贝尔奖了。
11、说话大声点,那不是辱骂。说话重了些,那也不是辱骂。辱骂指的是人格侮辱。常见的有:你是猪吗?你脑子坏了吗?你是不是手欠?等等诸如此类。更有甚者,有会让脏话脱口而出。
12、千万不要在你情绪激动的时候,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因为你常常是在宣滞你的情绪,没有达到教导孩子的目的,相反给孩子带来很深伤害。甚至形成恶性循环,对孩子的性格习惯养成造成影响。
13、不会爱,血缘就是毒缘。
14、网友也纷纷给这位妈妈点赞,觉得这才是教育孩子正确的方式。还有网友表示妈妈三观很正,面对孩子的错误,不包庇不袒护不逃避不遮掩,真的很赞。
15、他们家的孩子今年刚上初中,有一回搬新家,铺了一层很好看的地板。
16、学校要召开家长会,学生小王家里大家都说忙没人来。她跟我说,我妈说不一定,到时候我去门口等等吧。结果等了一个小时,没见到她妈妈的影子。后来打电话才知道,妈妈根本忘了这件事,小王很伤心。后来沟通的时候,小王的妈妈说我这不是为了她将来吗,实在抽不出时间,下次家长会我就不来了哈。
17、当然,除了以上说的这四点之外,还要其他很多地方值得父母注意,例如不要对孩子说“你怎么一件小事都做不好”“你是个失败者”“真希望没有你这样的孩子”等等这些严重否定孩子的话。学会和孩子正确的交流方式,是每一个父母在伴随孩子共同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的一门功课。
18、正因为有光明,所以才会有黑暗。穿过黑暗,光明还会远吗?以此与大家共勉。
19、四、别跟我说话,去找你爸爸/妈妈
20、社会学角度说:教育是传承本国文化,灌输意识形态以及培养爱国主义。你认为体罚是我们的文化吗?或者辱骂是我们的意识形态?爱国主义培养能够打骂吗?
1、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监护人,对孩子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的最大希望是孩子学的好,身体健康,将来能凭借良好的学习能力,取得通向某所大学的通行证。平常的家庭作业也许会让家长费不少脑筋,也许会使出浑身解数来面对孩子的学习,这个时候家长会说你们的老师怎么教你们呢?也只有这个时候,家长会想到老师的辛苦,老师的艰难。
2、你不愿意费神,面对晚上跟亲朋好友聚会,面对网络游戏,面对时尚剧集,你不愿意把时间用在好好琢磨教育上。
3、爱的缺席,不讲道理。
4、可喜的是,老师管教学生的行为不会因为个别的不理解而放松,孩子们依然会喜欢自己的老师,“亲其师,信其道”,在学习的道路上求索!更可喜的是,老师有了更好的管理学生的武器,国家教育部给予了老师惩戒权,我想,这一定是教育的另一个春天!
5、偶尔让步,让孩子感受爱与界限
6、紧接着,妈妈也穿着鞋进来踩了一圈。
7、很多父母常常希望制定一条规则,然后立竿见影,孩子能够立刻遵守规则。可实际上,孩子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自控能力都欠成熟,需要一定的时间。
8、班里一个孩子一次上体育课摔了,他远在千里之外的爸爸打电话过来责备我没有及时告诉他孩子情况,狠狠地说我,等他说完,我满腔委屈,事情处理时孩子妈妈在身边呢!我就从我接过这个班后孩子的每一点改变说起,一次次,一次次地问他,是我不管孩子吗?后来,这个爸爸意识到这纯属意外,老师也当即做了妥善的处理,一个劲地给我道歉,我从这件事知道了做老师不仅要教课好,还要会辩论。
9、所谓温柔不仅是字面上的语气、表情温和,而是从孩子的感受出发,用爱、理解来赢得孩子的合作;所谓坚定,不是寸土不让,而是守住底线,底线之外不能越界,底线之内可以灵活。
10、几个月前,在陕西西咸新区一栋高层小区电梯内,一名小男孩在电梯内小便。孩子妈妈知道此事后,严厉批评教育了孩子。
11、一、爱是什么?
12、我记得我看过一个故事,让我非常感动,也真的让我改变了!我是从网上看到这个故事的,它大致是说,一个太太跟着丈夫来到沙漠,人生路不熟,整天整夜都是沙沙沙,她难受极了,想要走。但她的爸爸写了一句话给她,说,两个囚犯在监狱内,一个只看到泥土,但另一个,却看到星星。这位太太结果没有走,在沙漠中,开始去跟人交朋友,找沙漠中贝壳,原来几万年前可能这里是海洋!最后她找到了她的"星星"。
13、包括孩子的父亲也是一样,据了解,这一对父母在对待男孩的错误行为时,只会直接拳打脚踢。所以男孩的心里很痛恨自己的父母。
14、当父母在生气或者压力大的时候,面对孩子的话语时,往往会想拒绝和孩子的交流,甚至把自己的情绪迁怒到孩子身上。父母的这些行为是错误的,父母不应该切断和孩子之间沟通的渠道,不应该拒绝和孩子沟通甚至对他们说去找爸爸或者妈妈。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其实对孩子来说都没有太大的区别,当孩子有需要时候应该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进行谈话和交流。
15、首先说考试。
16、是孩子都会犯错,家长们要想的是:什么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17、我觉得,家长明白自己的感受,回顾自己跟孩子的故事,找出自己的动力,实在重要。"不能改变环境,只好改变心境",看起来好像是"阿Q精神",但原来改变了心境,环境也会逐渐改变的!
18、首先声明,我是绝对不支持体罚的,不管是家长或是老师。因为我认为,体罚只能触及皮肤,触及不到思想深处,有時还会适得其反,增加孩子的抵触情绪。体罚不当有時还会造成伤害,若是教师,甚至造成与家长的对立,为此闹到法庭的案例也都屡见不鲜。
19、重要时刻的陪伴。虽然每个星期都为孩子安排“爸爸时间”是加深你们关系的好方法,但除此之外,你还要尽量亲眼见证他们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哪怕是调整自己的工作日程,也要陪孩子第一天去上学、观看他们的第一场重要比赛,或者参加他们的高中毕业典礼。孩子会永远记住这些时刻,而你的出现会让这一切更有意义。在孩子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你也许会很忙,但如果错过了,你以后会后悔的。
20、案件中的12岁男孩,自小便缺失爱的教育,妈妈生下他不久,就把他留给自己的外公外婆照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