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6年12月的宿北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这是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会师后的首个胜利,为大兵团协同作战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此次战役中,我军成功歼灭了敌方的3个整旅1个团,共计1万余人。国民党军第69师师长戴之奇自杀,副师长饶少伟被俘。1946年12月的宿北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这是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会师后的第一个胜仗,初步取得了大兵团协同作战的经验。我军歼敌3个整旅又1个团,共1万余人,国民党军第69师师长戴之奇自杀,副师长饶少伟被俘。宿北战役取得了显著的战果,共歼灭国民党军1万人,这是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后首次大规模的胜利,为大兵团协同作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这场战役中,我军成功消灭了国民党军3个整旅及1个团,其中包括第69师师长戴之奇的自杀和副师长饶少伟的被俘,显示出我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的强大战斗力。经过七昼夜的浴血奋战,击毙敌师长戴之奇,歼敌二万六千余人,取得了战役的胜利。为此,中央军委贺电号召华东全军要以宿北战役为例,力争打大歼灭战。
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向我解放区大举进攻,兵分四路向苏北侵犯,从宿迁分两路沿海郑、宿新公路,企图占领沭阳城和新安镇。我军于1946年12月13日至19日,在北起沂河、南至海郑公路、东起来龙、西至马陵山麓,纵横五六十里的平原地,集中24个团的优势兵力,展开了宿北阻击战。一九四六年,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经过长期的内战准备,于一九四六年七月,撕毁了停战协定,对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在我华东解放区,蒋介石使用了六十二个旅的五十余万人的兵力,以十一万余人伤亡代价,在头四个月中,侵占了解放区的大片土地,占领了淮阴等一些中心城市。九纵及七师、八师的二十四个团,对由宿迁出兵的整编第一师、六十九师等六个半旅十三个团,采取了东西夹击的战术,突然袭击。然而,宿北战役已经展开,陈毅、粟裕忙于指挥,无法接见江渭清。江渭清了解到涟水失守的原因后,向陈毅和粟裕详细说明了情况。陈毅和粟裕表示理解,认为六师之前的表现并不差,只是这次作战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王必成一人之过。王必成被留职检查,但六师依然由他领导。
宿北战役不仅是华东战区的转折点,它标志着战场从前沿向纵深转移,正面战线收缩,兵力得以集中,为后续的歼灭战规模扩大奠定了基础。这场战役的历史地位不可忽视,它在华东战场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宿北战役的胜利对于华中野战军方面,鼓舞了其撤离两淮后的士气,为下一步进入鲁南奠定了思想基础。对山东野战军方面,使得陈毅“长期的抑郁为之一扫”,稳定了军心士气。宿北战役的实践,使指战员进一步认识到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的重大意义,加强了集中统一和全局观念,并取得了大兵团协同作战的初步经验。宿北战役的胜利对解放战争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续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宿北战役,如同一首英勇的战歌,唱响了华野的英勇与智慧,彰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争中的坚韧与决心,成为华中解放战争史上的重要篇章。什么是宿北战役?其背景是什么?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在江苏省宿迁以北地区反击国民党军进攻的作战。新四军军长、山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和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政治委员谭震林判断:国民党军虽是4路进攻,但进攻正面宽达300多公里,间隙大,应援不便,难以协同。
宿北战役的辉煌战绩,共计消灭1万余名敌人,这是陈毅与粟裕首次合作取得的重大胜利,不仅打击了敌军,还孤立了临沂、郯城的敌军,显示了华中野战军的战略智慧和战术执行力。这场战役不仅是华中解放区的胜利,更是协同作战能力的提升,为后续的鲁南战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宿北战役是陈毅、粟裕在解放战争开始后,第一次共同指挥的较大规模的运动歼灭战,是山华中两野战军会合后的第一个大胜仗。人民解放军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于1946年底打击由江苏宿迁北犯新安镇(今新沂)之国民党军进攻的战役。新四军在解放战争初期反击国民党军进攻的重要战役。1946年7月至11月,国民党军以7-8万人伤亡的代价,占领了苏皖边区的苏淮南、淮北地区。在切断了整编第六十九师和整编第十一师之间的联系后,12月15日,华野正式发起宿北战役,向已被华野完成包围的国民党军整编第六十九师发起全面进攻,同时奋力阻击国民党军整编第十一师对戴之奇的救援。前期至1946年12月底的宿北战役前,华东战场分为山东淮北和华中南线两个战场,山野与华中野战军分别作战,华中野战军在华中军区的领导下,受陈毅指挥。1947年1月至6月,山东淮北与华中南线两个战场的部队合并作战,取得了胜利,由司令员负责大政方针,副司令员负责战役指挥或指导。
在本文中,我们为您提供了1946年12月的宿北战役以及1946年12月宿北战役共歼敌多少人方面的详细知识,并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如果你需要更多帮助,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