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秘而不露——严守秘密,不肯吐露。
2、缄口结舌——缄:封,闭;结舌:指不敢说话。闭口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
3、不哼不哈——不言语,该说而不说。
4、说的话像蜜糖一样甜。为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的动听话。
5、默:不说话,沉默。不说话、不出声,保持沉默。
6、讳莫如深——讳:隐讳;深:事件重大。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7、沉默寡言——沉默:不出声;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8、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9、夸夸其谈——形容说话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
10、默默无言——不声不响,闭口无言。
11、因为“沉默寡言”是一个习惯用语,用以形容人不善于言谈或者不喜欢多说话,通常形容性格内向或者机警沉稳的人。
12、是默不作声。
13、信口开河——比喻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
14、【出处】:吴强《红日》第11章:“秦守本默不作声。”
15、三缄其口、哑口无言、闭口不言、哑然失声、哑然失笑、装聋作哑、默不作声、沉默寡言、默默无语、默默无言、不言不语、不声不响、不动声色、不吭一声、一语不发、一言不发、无言以对、沉默以对、沉默不语、沉默不言、相对而言、张口结舌、瞠目结舌、寡言少语、口不能言、悄无声息、噤若寒蝉
16、闭口不谈——紧闭着嘴不说话或谈论秘密
17、守:把守。闭口不说,就像瓶口塞紧一样。形容说话谨慎或严守秘密。
18、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19、沉默:沉静,不声不响。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也作“沉静寡言”。
20、缄舌闭口——闭着嘴不说话
1、空头:有名无实的。指不能兑现,即取不到钱的支票。比喻不准备实现的诺言。
2、默不作声——一句话也不说。
3、形容“说话不算话”的成语有: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口中雌黄,空头支票,食言而肥,自食其言
4、杜口吞声——形容一句话也不说。
5、空言无补——空洞不切实际的言论于事没有帮助。
6、秘而不泄——泄:泄漏。严守秘密,不肯吐露。
7、闭口藏舌——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8、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9、绝口不道——绝口:闭口。指闭口不谈。
10、难言之隐——隐藏在内心深处不便说出口的原因或事情。
11、默不作声的意思:默:不说话,沉默。不说话、不出声,保持沉默。
12、雌黄:即鸡冠石,过去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比喻言论前后矛盾,没有一定见解。
13、苟:苟且,随便。指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14、如:三缄其口,装疯卖傻,大智若愚,不苟言笑,只字不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守口如瓶,字斟句酌,沉默寡言,难言之隐,缄口不言,等等
15、例句:讨论会上,大家都对提出的问题踊跃发表意见,而他却一直默不作声。
16、沉默不语——指什么也不说,保持沉默。
17、钳口结舌——钳口:闭口。闭口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
18、指说了话不算数。
19、如果要举例说明“沉默寡言”,我们可以说有些文艺青年有时候喜欢保持沉默寡言以示自我态度或者表达不满之情。
20、噤若寒蝉——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说话。
1、守口如瓶——守口:紧闭着嘴不讲话。闭口不谈,象瓶口塞紧了一般。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2、谓平时说话不多。
3、【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人不说话
4、这个成语是人微言轻,意思是人活的卑微,说话都没啥份量,也不会有人听。造句:在古代,奴才们人微言轻命如纸薄,他们的生命就像蝼蚁一样。
5、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
6、【解释】:默:沉默。沉默不说一句话。
7、【示例】:讨论会上,大家都对提出的问题踊跃发表意见,而他却一直默不作声。
8、哑口无言——哑口:象哑巴一样。象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9、当然,这个词语也可以描述一种特定场合下的举止或者态度,比如在某些正式场合下,保持沉默寡言可以更显得得体大方。
10、一句话都不说。
11、三缄其口——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12、默默:没有声音,无声无息。闻:名声,名气。形容没有名声,不为人们所知道。
13、口若悬河——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话来没完没了。
14、指不说话,闷声不响。
15、没有一点声响。形容做事谨慎,不张扬或默默无闻,不为别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