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四,王珣《伯远帖》。
2、行书字帖,光是著名的,就能列出一长串。再加上非著名的不只要写多长!废话不说,直奔主题吧。
3、坐势一般是在写三寸以下的字,人坐在桌旁凳椅上。坐书时要求自体正直,准确,以利於用力於笔,使字写得遒劲有力,若姿势不正确,不仅字写不好,久之,反而会影响身体,骨骼弯曲变形,或胸骨疼痛,呼吸不畅、损害躯体的健康。
4、笔顺就是运笔的先后顺序,是前人书写篆书的规律总结。只有按基本笔顺规律写字,才易将字写好。现将笔顺的一般常用规律,和特殊情况下的变异规律,以及在笔顺中要注意点述如下:
5、执笔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如三指执笔法,五指执笔法、抓笔、握笔等。有的是根据指法的运用,或是因字的大小而定。一般初学者、或写三寸左右大小的字,为了把字写好,应遵循前人行之有效的法则,那就是:
6、如果篆、隶、楷、行、章草或今草等书体,要注意行直;通常行距大于字距;楷书重在庄重协调、隶书可字距加大,章草酌情而定。
7、三、篆书书写
8、六,欧阳询《仲尼梦奠帖》。
9、三,王献之墨迹合辑。包含有《中秋帖》,《鸭头丸帖》,《新妇地黄帖》……等。
10、①先下后上、先右后左,先竖后横、先内后外。
11、篆书中的笔画,不论是秦篆、汉篆或摹印篆,多是横平竖直或加圆弧九种线条所组成。其形态虽各异,但用笔的基本方法仍是中锋所为。现就其中锋在笔画中所运用的过程与要点分述如下:
12、十七,杨凝式《韮花帖》。
13、主要是为了关照整体的平衡,笔划应当自然顺势,要不牵强又尽量少雷同,注意字与字、行与行间的小呼应以及整篇中的大响应。
14、⑦.还有一种印章的内容,纯粹是作为一种篆刻艺术形式供欣赏的,内容有的是配合展览宣传的,有的是古今流传的好诗佳句,也可以是醒世格言等。
15、正确的姿势不仅有益放身体的健康,而且为写好篆书提供了条件,主要应掌握:
16、双肩齐平,不得左右各有高低,前胸正向桌边,与桌沿应有一定的距离。
17、考证字义,求得字形
18、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19、落款要小于主体,上端低于主体、末端稍高与主体,具体要根据主体的字的大上多寡及款的长短处理。
20、④.用作铃于经过自己鉴定、鉴赏的字、画、书籍的,印文在姓名之后可加:审定、考定、校订,或鉴赏、珍赏、过眼、经眼、读过、阅过、曾观等。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逆锋落笔。即下笔时,要“欲去先回,欲下先上,欲右先左”。若作竖画,笔欲向下,则先笔尖倒卧,徐徐引上至画之顶端起画处,笔稍提起,使笔尖垂直,然后全锋铺毫,向下运行。这样写出的笔画,方能达到“藏头”,显示圆满浓润的效果。
3、十九,董其昌《白羽扇赋》《梁武帝书评》《宝章待访录》,《琵琶行》,《书品》。
4、规律是前人在实践中根据方便、顺手、准确、美观的主客观条件与审美要求而归纳总结出来的。规律也是在不断发展中、不断认识补充修正中完善的。今天随着时代的前进,认识的不断提高、前人规律中也有未能尽善尽美之处,也可根据经验不断加以补充。或因各人习性不同,笔顺有时或多或少,或先或后也可略有变化。或反常规的,如有些字也可以:
5、写字的布局:书写时,可以选择横排、竖排、方形等不同的布局方式,根据名言的内涵和字数进行合理的安排。
6、位卑未敢忘忧国。
7、《高中历史行楷字帖》:这本字帖以高中历史学科为主题,包含了历史名人名言、历史事件等内容,既能帮助高中生练习行楷字形,又能对历史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8、十,米芾《蜀素帖》,《苕溪诗》及其诸尺牍。
9、关于毛笔名言十字楷书,具体有:
10、八,颜真卿《祭侄儿文稿》。
11、指实掌虚。指实、就是执笔要牢固,实在掌虚,就是用前述三指钳住笔管,而后将无名指抵於管会,小指辅助之。这样笔管竖立在五个指头之间,手掌自然空虚,形如“握卵”。掌虚、空则握管运转灵活,五指齐力,执笔自然实在,竖牢,二者相互为用,写出之字画、自会笔力遒劲,生动自然。
12、七,陆柬之《文赋》
13、腰背正直,使全身体重,自然集中在脊柱上,下达臀部,稳坐凳面。
14、双脚分开,其距离与双肩等宽、自然平踏于地面,以使支撑上身与双手的书写活动。
15、礼之用,和为贵
16、根据用途确定内容
17、十四,赵孟頫《吴兴赋》。
18、阖家幸福、蓬壁生辉、虚怀若谷、清心以明、返璞归真、宽仁厚德
19、你好,孔子的名言警句书法格式通常遵循以下要点:
20、左手平放桌上,或压住临纸一角使之平正,右手执笔,提起,可使全身之力达及右臀及肘、腕、掌、指之间,方可运转自如。
1、《行楷钟鼓楷书字帖》:这本字帖以钟鼓楷书为基础,结合了高中生常用的词汇和短句,非常适合高中生进行练习。
2、空白的利用:书写时可以适当利用空白,通过字与字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来营造出一种整齐、舒适的视觉效果。
3、字形的形态:书写时需注意字形的规范和美感,字的比例要协调,字与字之间的间距要适宜,以达到整体平衡的效果。
4、因此,我们在确定印文每个字的字形时,一定要经过对篆书工具书的仔细、认真的查考,从字的含义上,弄懂每个字的字形,不能自以为是的想当然。由于字形的错误,原先确定的印文内容,就会变得文理不通。
5、②有的可按字的结体特点而先主后次,或先长后短。
6、一类是用于表明身份的姓名印,这类印章的印文除了为一般场合都可用的纯姓名外,还可根据不同的用途在姓名后加不同的词语。
7、一、印文内容的确定
8、一般说来,刻姓名印章,宜取比较规整、庄重的书体,如汉摹印篆,或古玺文字,如果在姓名印中加“之玺”就应用比较古远的书体,如古玺文字。
9、——曹植《白马篇》。
10、一,兰亭序。
11、认识了汉代篆书中的基本特点和不同书体中的不同特点之后,就应掌握它。掌握就是在不断临摹过程中,不断再深入认识,方能达到掌握的目的,临写篆书的基本常识,如执笔、姿势、运笔、笔顺等,与临写楷、行、草、隶等执运笔亦大同小异,这里仅就大同与小异之处略述如下:
12、书体配合,全局统一
13、《高中语文行楷字帖》:这本字帖以高中语文内容为基础,涵盖了文言文和现代文中的常用字、词汇和句子,适合高中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进行书写练习。
14、借助《说文解字》,查检到篆字字形之后,并不等于拘泥于《说文》,把《说文》上的字形依样画葫芦照搬进印章,而是应根据《说文》的字形,善于运用各种篆书书体,把文字有机地组合在印章的方寸之中,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配篆”。
15、楷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天梯
16、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7、十一,黄庭坚《松风阁帖》。
18、悬肘练字步骤,开始可练习5至10公分大字,这样较易掌握笔画运行的准确,熟练后,可练写中、小字、待有把握后、再随大随小、则可运用自如。悬臂运肘有一定基础之后,写较小的字时,亦可适当结合运腕,这时运肘运腕已自然结合,得心应手,水到渠成了。
19、当然,能否做到“全局统一”,取决于我们对各种书体特征的研习和掌握的程度。
20、十二,赵孟頫《洛神赋》,
1、九,苏轼《寒食帖》。
2、二,王羲之墨迹尺牍合辑。其中包括《快雪时晴帖》,《奉橘帖》,《二谢帖》,《何如帖》,《孔侍中帖》《丧乱帖》……等
3、鉴往知来,鉴古知今
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执笔高低、视字大小而定。一般字小者可略低,字大者可略高,通常练习五至十公分大小的字,指离笔根约三至五公分左右即可。写极大的字、运用在于肘臂,执管高低也无妨。写较小的字,一般不悬腕肘,为了方便省力,常腕肘倚案而书,执管则不能太高,而应略低,所书笔画易准确,总之,熟练后,善书者总会根据客观情况和主观的需要而灵活变换使用的。
6、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7、久练必成。初学悬肘习字,常会出现手抖不稳,感到非常吃力。时间略长,还会感到酸痛、连学数天之后,更感腰酸臂痛,似有千斤之重。这是悬肘训练中常出现的正常现象。此时切不可畏痛怕难,半途废弃。若能每天坚持一、二小时,练习一周以后,即可掌握悬肘要领,肩臂疼痛自然消除,落笔轻重、自会稳而不抖。
8、根据印文章法确定内容
9、①多笔书写的接头处,或笔与笔之间的衔接处,要衔接得自然,不露笔迹,更不要出锋角,显得线条不流畅。如“口”“面”等字。
10、③也可一直变为数画衔接而成。如“回”字可一笔而成,也可五笔而成。“子”字可三笔而成,也可六画而成。“女”字可三画成,也可九画而成。
11、十八,文征明《滕王阁序》、《出师表》及其尺牍。
12、笔顺的一般规律
13、头正眼平,以保证审视字帖与桌面上纸的平正,和笔的正确运行。
14、印章的用途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15、笔顺书写中应注意之点:
16、五,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铭》。
17、十五,赵孟頫《归去来兮辞》。
18、②一般对称的笔画、应写得对称,或竖或弧或曲,都应使之等样,不可写得不对称。如“东”“莫”等等。
19、十三,赵孟頫前后《赤壁赋》。
20、运肘。运肘时,指、腕均不宜动为好,而只求臂、肘关节上下、左右、前后随字画形态而运转。运肘的周径愈大,凝聚于笔端的力量就愈大,写出的字方能遒劲、厚实有力,气势开张,雄放、自然。若悬肘时,不发挥臂肘的力量,而运转腕指之力,则笔画易偏歪,轻飘乏力。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⑤.对章或两面印,一般是一方印文作姓,一方印文作名;或一方作姓名、一方作字等。
3、《高中生行楷字帖》:这本字帖专门为高中生设计,包含了高中各个学科的词汇和常用句子,能帮助高中生提高字形和书写水平。
4、篆书,主要分为两大类:大篆、小篆。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有秦篆、汉篆、唐篆等。在一种篆体中,各种铭文或碑文又呈不同的风貌,诸多的书体都是取用于印章印文的源泉。
5、选取经典名言警句:选择孔子的经典名言警句,如《论语》中的名言,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
6、十六,赵孟頫《闲居赋》,《秋声赋》,《秋兴赋》、《千字文》及其尺牍……等
7、总之,运笔时,应笔笔中锋,所谓“藏头护尾,力在字中”。运行中,宜慢不宜快,务求停匀端庄。能够展现出圆润、均匀、婉通、遒劲的笔势和笔力。前人形容这种用笔有“下笔用力、肌肤之丽”,因为这种用笔的结果,表现出生动活泼的生命力,其肌肤、有光泽、有弹性。反之,不可性急求快,任意敬斜、草率从事,否则事倍功半,收益不大。
8、为了方便美观可变更。
9、临写篆书一般多以坐势为常态,其他如立势、蹲势等,多是写得较熟练后,或有一定基础之后根据需要而定。
10、笔画的处理:书写时需注意字的笔画要流畅、稳定,整体呈现出书法的韵味。
11、仁者无敌,智者无忧,行者无疆
12、笔杆正直。笔杆正直、在写篆书方能正确把握笔锋的中锋落纸,运行与收笔,保证毛笔中锋使写出的笔画圆浑坚实厚重。否则易出偏锋,或把笔画写歪偏,形成扁、平、弱的笔画。为使笔管正直,就要使笔管执放大指与食指的第一节靠近指端处,中指在笔管的外面紧靠食指之下并排着力,使三指内外合作,夹住笔管、如此笔管自然会正直。
13、《高中数学行楷字帖》:这本字帖以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和题目为基础,帮助高中生进行数学知识和字帖练习的结合,使学习更加全面。请注意,以上仅为一些推荐,具体选择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和兴趣。建议在购买之前先浏览字帖的内容和样张,选择适合自己的字帖。
14、立势是写较大字时用之,立势是在坐势的基础上进行的,立时两脚可前、后、左、右活动。主要是为了眼观全局,通篇贯气,以把字写好为原则。
1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6、总之,孔子的名言警句书法格式注重字的规范、美感和整体的布局,以展现孔子思想的深远和书法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