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
2、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父亲是一个银行,发行知识,支付爱。
5、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6、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启蒙老师,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教育的成果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得到了体现。所以,读书不仅是为了自己的成长,也是为了让父母感到自豪和光彩。
7、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9、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10、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孝敬父母的古代诗句
11、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2、母爱胜于万爱。
13、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不顾⽗母之养,⼀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母之养,⼆不孝也;好货财,私妻⼦,不顾⽗母之养,三不孝也;从⽿⽬之欲,以为⽗母戮,四不孝也;好勇⽃狠,以危⽗母,五不孝也。——孟⼦
14、君⼦有三乐,⽽王天下不与存焉。⽗母俱存,兄弟⽆故,⼀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乐也;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三乐也。君⼦有三乐,⽽王天下不与存焉。——孟⼦
15、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
16、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
17、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子事父母,不能使父母为子忧愁,唯子有疾病时,父母忧之,其余一切不能使父母忧。”
18、翻译: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
19、父爱,如大海般深沉而宽广。
20、母亲是英勇无畏的,当事情涉及到她所诞生的和她所热爱的生命的时候。
1、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2、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3、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
4、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5、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6、孔子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意味着通过读书,我们可以获得无尽的知识和智慧,使我们的思维更加开阔。而当我们通过读书取得成就时,我们的父母也会因此而感到骄傲和光荣。
7、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8、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9、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0、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
11、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2、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13、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
14、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15、我很幸运有爱我的母亲。
16、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7、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
18、父母者,人之本也。
1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父爱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的生命。
2、翻译:作为孝子赡养父母要做到让他们心情愉快,喜乐无忧,做事不可以违背他们的意愿,顺其心意。
3、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4、翻译:父母所爱护的人或事物,你也同样的去爱护它;父母所敬重、尊敬的人或事物,你也同样的去尊重它。
5、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7、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8、——莎士比亚
9、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
1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11、——居里夫人
12、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13、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韩愈
14、翻译: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15、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