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范例:上斥为不识大体,仍谕内监在外生事者听人责惩。《清史稿·高宗本纪》
2、出处:《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
3、大才榱盘大才榱槃大才盘盘大才槃槃
4、〔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5、大发慈悲,大放异彩,大路朝天
6、【举例造句】:他显示出大辩不言沉稳的个性。
7、成语:百年大计
8、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张:展开。
9、大才小用大材小用大吵大闹大车无輗。
10、原指神仙法力无所不能。现比喻办法多,本领高强。
11、巧者,灵也:拙者,笨也。灵巧之极致,犹如笨也。拙笨显于表象,是为“大巧”,大巧者,唯若愚之大智者方可辨也。
12、成语:勃然大怒
13、大家,指众人,大伙儿,代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古代指女子的尊称。见唐赵璘《因话录》卷三:“大家昨夜小不安适,使人往候。”
14、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15、大大方方,大言不败,大敌当前
16、纷:多而杂乱。雪片大量飘落的样子。形容雪下得大。
17、彻底觉悟或醒悟。或醒悟。
18、成语:百事大吉
19、【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大辩不言,大仁不仁。”
20、拼音:bórándànù
1、智,智慧;愚,愚蠢。智与愚天生对立,但一句“大智若愚”却道出了深刻的道理。愚是表象,智是本质,若愚之智,才是大智。
2、范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3、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4、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
5、心小志大、小黠大痴、见小暗大、大法小廉、褚小杯大、积小成大、无大无小、小才大用、小往大来、小屈大伸、倚大欺小、大头小尾、柱小倾大、七大八小、大男小女
6、群众聚集的公共场所。《孔丛子公孙龙》:“使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见侮而不敢斗,王将以为臣乎?”
7、释义: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8、形容对于不足为奇的事情过分惊讶。
9、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
10、完全为人民群众利益着想,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想,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11、含有“大”字的成语有很多举几个例子吧:
12、范例:然而献出了粟米麻线,果真就天下太平,~了么?聂绀弩《鲁迅——思想革命与民族革命的创导者》
13、有广阔的发展前途,能大大地发挥作用。
14、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粗枝大叶,~。
15、成语:不识大体
16、比喻把小事当做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
17、《汉书·艺文志》:“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后用“微言大义”指精微的语言里包含着深刻的含义。微:精深,精微。
18、大的器物要经过长时间的加工才能做成。后比喻能成大事的人成就显露得较晚。《老子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间的加工才能做成。后比喻能成大事的人成就显露得较晚。《老子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19、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被错误的东西蒙蔽了许久,开始醒悟过来。
20、出处:清·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数月之间,而其权力已深入巩固,而百年大计于以定矣。
1、大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有:
2、也说大智如愚。意本《老子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形容聪明的人,不炫耀自己,从表面看好像很愚笨。
3、大家齐心,大国风范,大国智慧
4、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
5、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也说正大光明。
6、大笔一挥大辩不言大辩若讷大步流星
7、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8、方乃方正,亦为准则,隅是边缘,亦是角落。方正之大,其无角落;准则之宏,无缘可度。
9、显:表现,显露。身手:武艺,指本领。形容充分展示自己的本领。
10、成语:笔大如椽
11、大快人心,大公无私,大胆发明
12、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13、盘盘:形容大的样子。指有大才干的人。
14、四个大字打一成语的谜底是“四大皆空”。“大”字的中间部分,是空的,如果四个“大”字在一起,那么四个“大”字中间也都是空的,也就是“四大皆空”,所以四个大字打一成语的谜底是“四大皆空”。
15、宽阔平坦的大路,比喻光明美好的前途。
16、四大皆空是一个汉语成语,它本是一个佛教用语,意思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虚无缥缈的。
17、佛教用语。爱一切人为大慈,怜悯一切受苦难的人为大悲。有时用于对假仁假义的讽刺。
18、《庄子·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后来用“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他们的意见~,无法折中。很远或矛盾很大:他们的意见~,无法折中。
19、你说的是一字或大字开头的成语吧。
20、大国担当,大国自信
1、朵颐:鼓动腮颊,即大吃大嚼。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
2、感到非常迷惑,不能理解。《庄子天地》:“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3、古通“太”。
4、释义:大体关系全局的道理。不懂得从大局考虑。
5、大败涂地大包大揽大本大宗大笔如椽
6、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
7、大智若愚:意思是指有智慧有才能的人,看起来好像很愚笨;比喻有智慧的人极有涵养,不露锋芒。最早出自于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
8、出处: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甲乙之间,暴风三溱拔树折木。
9、成语:不顾大局
10、拼音:bùgùdàjú
11、形容花钱、用东西没有节制。
12、范例:有些人为了个人私利,便~而做出损害公众利益的事情。
13、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长的基础。
14、如果想学习更多的成语可以到工-茽-蒿---每天3个成语---可以每天看搞笑段子、趣味学习成语。
15、能充分发挥作用;能作出重大贡献。
16、大略如此,荤荤大者,大约不错
17、敬辞:大作。
18、范例:词清若玉,~。清·陶曾佑《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
19、释义:大计长远的重要的计划。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或措施。
20、处理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1、释义: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2、古代传说夏禹治水救民。书名。清沈滕友所写的小说,六十卷,一百二十回。沈氏按禹所历,参考《真仙通监》、《古岳渎经》、《山海经》等书,敷衍大禹治水的故事。
3、古通“泰”。
4、【解释】:大辩:善于辩论。有口才、善于辩论的人,并不多说话以显示自己。
5、释义:不考虑整个局面或形势。
6、范例:周瑜听罢,~。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
7、时间更远:大前年。
8、释义:指一切顺利;平安无事。
9、出处: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下·桃符获罪》宜入新年怎生呵,百事大吉那般者。
10、比喻大发脾气,高声斥责别人。霆:响雷。
11、出处:《史记·平原虞卿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晋·袁宏《后汉记》卷一○臣愚浅,不识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