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此外,清·丘逢甲的《元夕无月》
5、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不知境界宽,反觉乾坤细。
7、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8、山东地无山,平视大海垠。——王建《从元太守夏宴西楼》
9、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10、也以雄浑的笔触直抒胸臆。
11、苏轼深思:“诗是一种力量,能够唤醒沉睡的灵魂。”
12、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王维《终南山》
1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4、今来夏欲晚,桑扈薄树飞。
15、丁谓〔宋代〕
16、译文: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于回头一望,这也许是因为修道,也许是因为你的缘故吧。
17、出自唐代李商隐的《题白石莲花寄楚公》
18、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19、“难为水”、“不是云”,这固然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词,但像他们那样的夫妻感情,也确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怀》诗中有生动描述。因而第三句说自己信步经过“花丛”,懒于顾视,表示他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了。
20、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21、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
22、【观沧海】两汉:曹操
23、【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24、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25、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26、我有坐车坐火车嗜睡的毛病,坐船也这样,三五分钟即进入馄饨状态。因为是下午登船,抵达海口要船行一昼夜,晚上六点左右我被叫醒吃饭,饭毕,我突然想起还没有认认真真看一眼远离港口的大海,遂抢步舱外。
27、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黄遵宪《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
28、写相思之情的:
29、我想攀登高山,俯瞰世界的壮丽景色;我想漫步海滩,感受海风的清凉。
30、所赖舟楫功,巨川方可济。
31、遥遥一望之,云山奚所蔽。
32、山海,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壮丽景色和无尽的奇迹。山脉峻峭、江河奔流、海洋浩渺,它们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在山海之间,我希望能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33、积润容零露,无涯任酌蠡。
34、译文: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35、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36、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长歌行》
37、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38、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9、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40、“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普通人心中的梦,是许多人梦中的歌!
41、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42、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43、作者望月而引起乡思,想到故乡**被割让,自己又不能回去,只可在梦中见到,心情悲苦又凄凉。
44、【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
45、大海的宁静和浩渺给人以启示,让人们对生活的烦恼、纷扰产生新的思考,从而更加深度的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延伸内容:看海之后的感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清晰地把握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同时,它也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活在当下,享受生活的每一天。
46、他们的诗句如同明灯照亮迷茫的人生,让我们感受到诗词的魅力和力量,激发内心的思考和感悟。
47、昔别缝罗衣,春风初入帏。
48、客槎如可泛,咫尺是星河。
49、“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50、【作者】曹操【朝代】汉
51、第一眼见到大海就产生海阔天空、磅礴气势、尾水连天联想和感慨的人,我觉得吧,都应该是天性特别浪漫的人。我不否认自己骨子里也有浪漫因子存在,可第一次看到大海时,第一印象真和那些与海有关的浪漫辞藻无关。害怕,畏惧、毛骨悚然混杂在一起。
52、浮空长浴日,表圣不扬波。
5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54、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55、大海波涛浅,小人方寸深。——杜荀鹤《感寓》
56、 写惬意生活的:
57、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一般,海上云雾缭绕,变幻多姿,凝结成了似梦如幻的海市蜃楼。
58、出自唐代李白的《行路难·其一》
59、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孔尚任《北固山看大江》
60、出自宋代苏轼的《临江仙·夜归临皋》
61、李白曾言:“诗不是用来装饰语言的,而是用来表达心灵的。”
62、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63、一燕海上来,一燕高堂息。
64、无人会得乘桴意,东面区区叹海洋。——《题三洲诗卷》宋·陆文圭
65、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66、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67、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68、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9、这下子坏了,回到舱里,满脑子都是黑绿色的海,还胡思乱想那黑绿的下面有没有鲨鱼?万一掉下去能不能凭着自己擅长的狗刨游回来?会不会被鲨鱼撵的跟兔子似的惊慌?说来可笑,那天晚上起夜,在甲板上行走,每走一步我都下意识的去抓护栏,撒尿都特么狼狈的差点尿裤子上。
70、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
71、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7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73、会因添雾露,方逐众川归。
74、束缚渠魁到帐前,指挥号令海洋边。——《送广东潘帅移镇湖南十口号》宋·曾丰
75、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7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77、汪洋千万顷,浑浑渺无际。
78、因为不是雨季台风季节,傍晚的海如此漂移不定,看不到气势磅礴横滚的波涛,可视范围内,全是镜面似的平整;海平面上折射着夕阳血似的残红,唯有船头犁出来的水浪由高渐低,远远的与镜面融汇。附身细看,这一眼顿时令我本能的抓紧船栏,有种眩晕感,理应湛蓝的海水,竟是墨绿至黑,那种深邃的黑绿令我望而生畏心生恐惧,下意识的后退,下意识的靠住斜面的舱壁。腿软的不行。
79、三国时期曹操的《观沧海》
80、习坎疏丹壑,朝宗合紫微。
81、“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82、作者:李钦文
8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84、写悲壮胸怀的:
85、一朝相内逢遇,依然旧相识。
8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87、江汉源流众,蕃夷岛屿多。
8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9、蓬莱屹起瀛海洋,群仙迟汝相徊翔。——《题李太白观瀑布图》明·宋濂
90、后来往往返返多了,对此习惯了,也知道了些许近海远海、海沟海槽这些海洋常识,便习以为常,不再那么怕了。到是从当年的老兵那里继承了一个有点迷信的传统,但凡下海弄潮,入水后,先不远游,原地站着撒泡尿,据说,海龙王跟泼猴有嫌隙嫌猴尿骚,近人味,闻着就不会兴风作浪,因此风平浪静任你畅游。
91、作者把对家乡无限的思念与向往之情,借明月与大海抒发出来,写景即是写心,情景交融,引人无限感慨。
92、李白还有《行路难三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3、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94、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95、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汉·曹操《观沧海/碣石篇》
96、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97、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98、出自宋代苏轼的《送顿起》
99、在作者笔下,涛涛黄河之水自天而降,奔腾不息,怒吼而去。以景喻情,作者以豪放悲壮的笔触,书写出放浪不羁的人生。
100、诗词是灵魂的呼唤,是心灵的抒发,名人们对诗词的感悟如涓涓细流,如星光闪烁。
101、出自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102、山海让我感到谦卑和敬畏,也让我明白人类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103、《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104、海底有明月,圆于天上轮。——贾岛《绝句》
105、出自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106、与此诗相似的还有唐·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望月怀古》
107、首二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沧海无比深广,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巫山有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据宋玉《高唐赋序》说,其云为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松榯,美若娇姬。
108、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109、犹似望中连海树,月生湖上是山阴。——李绅《却望无锡芙蓉湖》
110、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111、问我来何迟,山川几纡直。
11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也是传承已久的名篇。
113、从湛江乘船过琼州海峡到海口,这是我人生当中第一次与大海如此近距离的亲近。登船时有些小激动,但港口的近海被污染的很浑浊,没有我想象中的湛蓝和清澈,到是跟我当兵前经常光顾的护城河水相似,混吞吞的看不出深浅。有点扫兴。
114、西江天柱远,东越海门深。——李白《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
115、出自唐代岑参的《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116、诗歌描写的是再普通不过的农家生活,却是很多人渴望而不可得的惬意之事。
117、回头望彭城,大海浮一粟。
118、觉的大海十分神奇和震撼
119、白居易则道:“诗是心灵的镜子,能映照出人生的真实。”
120、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21、海月破圆影,菰蒋生绿池。——李白《新林浦阻风寄友人》
12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23、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李白《远别离》
124、答言海路长,风驶飞无力。
125、看海可以提供一种宽广的视野和无限的思考空间,人们在大海面前往往会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从而对人生、世界等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126、古往今来,与大海有关的诗句很多,诗人对海的喜爱,从诗句的描写中可见一斑。
127、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128、作者描写了美丽的天海之境,同时想起家乡,把留恋家乡的惆怅不着痕迹地借诗喻出,读起来既有无限畅想,又有淡淡忧伤。
129、《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130、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