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乐尽悲来力尽筋疲粮尽援绝淋漓尽致漏尽更阑
2、鸟尽弓藏讫情尽意前功尽废前功尽灭前功尽弃
3、鼓衰力尽火尽灰冷火尽薪传机关算尽机关用尽
4、一言难尽一坐尽惊应有尽有用尽心机
5、油干灯尽斩尽杀绝知尽能索
6、【举例造句】:又放翁古今体诗,每结处必有兴会,有意味,绝无鼓衰力竭之态。清·赵翼《瓯北诗话·陆放翁诗》
7、江淹才尽绞尽脑汁竭诚尽节竭尽全力竭尽心力
8、极情尽致计尽力穷计穷力尽计穷虑尽江郎才尽
9、另外,也有一个四字词语是“力不从心”,它的意思是指想要做某件事情,但是由于身体或者精神方面的原因,实际上无法完成这个任务。这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些老年人、身体不太好的人或者精神疲惫的人在面对一些需要耗费较大体力或精力的事情时,感到力不从心,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
10、计穷虑尽-指计虑穷尽。同“计穷虑极”。
11、斗智斗力、软弱无力、穷老尽气、力尽神危
12、没有什么力尽气成语,有关成语:
13、该成语最早是出自《焦氏易林·巽》。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14、筋疲力尽,精疲力竭,
15、情至意尽穷理尽性穷形尽相裘弊金尽曲尽其妙
16、除恶务尽床头金尽春蚕到死丝方尽词穷理尽弹尽粮绝
17、言无不尽至矣尽矣智尽能索智穷才尽钟鸣漏尽
18、书不尽言书不尽意水尽鹅飞水尽山穷水穷山尽
19、灯尽油干顶踵尽捐费尽心机风禾尽起赶尽杀绝
20、无穷无尽-穷:完。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1、智穷才尽-智能与才能已经穷尽。
2、精疲力尽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焦延寿《焦氏易林·巽》。
3、筋疲力尽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4、带有尽力的成语:竭尽心力、尽心竭力、计穷力尽、财竭力尽、竭尽全力、精疲力尽、尽力而为、鼓衰力尽、鞠躬尽力、尽心尽力、力尽筋疲、计尽力穷、尽智竭力、势穷力尽、筋疲力尽、竭智尽力、财殚力尽、尽忠竭力
5、【解释】: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6、克尽厥职苦尽甘来苦尽甜来腊尽春回乐尽哀生
7、弹尽援绝道尽涂殚道尽涂穷道尽途殚道尽途穷
8、成语出处宋司马光《道傍田家》:“筋疲力尽不入腹,未议县官租税促。”
9、精疲力尽形容精神疲惫力气竭尽
10、精疲力尽鞠躬尽瘁
11、漏尽钟鸣漏尽锺鸣门殚户尽民穷财尽目眦尽裂
12、“力尽而泣”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指体力或精神力已经耗尽,只能哭泣表达内心的情感。
13、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14、【近义词组】:身心交瘁、心力交瘁、精疲力竭【反义词组】:精神焕发、精神抖擞【使用方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成语出处】: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
15、财殚力尽财竭力尽成风尽垩吃着不尽充类至尽
16、曲尽奇妙取之不尽全功尽弃人尽其才人心丧尽
17、水穷山尽-水和山都到了尽头,前面无路可走。
18、“力尽而泣”中的“力尽”表达了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经历了长时间的奋斗和拼搏,最终达到了自己的极限,无法再继续坚持下去,只能流泪表达内心的不舍和无奈。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描述一些身体疲惫、精神崩溃的场景,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在某个领域经历了长时间的努力,最终达到了自己的极限,无法再继续前进的情形。
19、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
20、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1、力尽神危,力大神勇,力倦神疲,力尽神知
2、竭智尽力竭智尽忠竭忠尽智金尽裘敝金尽裘弊
3、滔滔不尽同归于尽瓮尽杯干无尽无穷无尽无休
4、长时间的奔波使他感到筋疲力尽,不得不放弃原本计划的活动。
5、成语解释筋:筋骨;疲:疲劳;尽:完。形容非常劳累;力气已经用尽。也作“力尽筋疲”。
6、【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鼓衰兮力尽,矢竭兮弦绝。”
7、计穷力尽-计:计策;穷、屈:尽,竭。计策、力量都用完了。
8、做完一周的繁重工作后,我感觉筋疲力尽,只想待在家里休息。
9、“精疲力尽”的意思是指精神疲乏,气力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该成语构词方式是联合式;在句中作谓语、宾语、定语。
10、仁至义尽丧尽天良扫地俱尽扫地以尽山穷水尽
11、成语筋疲力尽
12、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13、言无不尽一网打尽
14、民穷财尽-人民穷困,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
15、更仆难尽弓折刀尽
16、无穷无尽物尽其用薪尽火传言不尽意
17、感情色彩中性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