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如银沙般的大雪漫山遍野,遮住了行人的足迹。偶尔传来一声狗叫,村落显得愈加闲静。诗句写出山村降雪后的情景,描绘了一幅淡雅、幽静的雪景图画。诗句以“银沙”喻雪,描摹了大雪的洁白和松散,为历代诗家所少见。诗句又以动衬静,以有声状无声,相映得趣。
4、白雪覆盖下,大地一片苍茫。白玉似的大山横卧于原野之中,披雪的树林分立在宽阔的大道两边。诗句描绘出一幅异常寥廓的雪天景致。放眼于雪野,竟是这样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遥远处,玉山蜿蜒而卧,曲如白莽,使天空、雪野浑然一体。渐收视线,玉树琼枝如笼着白色的烟雾,一路漫肆着,直与远处的玉山相连接。两句诗近境与远景遥遥相接,自成一体,使人感到清幽淡远而绝不孤凄冷清。
5、沙村白雪仍含冻,江县红梅已放春。
6、《绝句》杜甫
7、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8、宋·杨万里《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
9、《春雪》韩愈
10、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11、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12、绿酒,红炉,即将来临的夜雪,老友,干一杯不?
13、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旌危。
14、一般每年到了这个节气,冰天雪地就成了北方常见的景象。莹莹飞雪常常是文人骚客们诗情勃发,浅呤高唱的对象。有很多诗句名篇流传至今,脍炙人口。
15、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16、晶莹的雪花挂满了树枝,就象一夜之间吹来了春风,冰天雪地中千万棵梨树开满了雪白的梨花。这两句诗描写冬树挂雪不着俗笔,将春景比冬景,白雪如同梨花一般为“春风”吹绽,真是奇丽的幻想!又用“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手法状眼前之雪景,可见雪之大,景之美。两句诗虚实并举,是雪还是花,几乎令人分不清楚。诗人在惊讶的语调中饱含着赞叹之情。境界极为开阔,真可谓是“妙手回春”之笔。
17、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冻埋蛟龙南浦缩,寒刮肌肤北风利。
18、素雪纷纷鹤委,清风飙飙入袖。
19、古代历朝历代关于雪的古典诗词有很多,这里紧扣题目中的“雪景”两字,只推荐跟雪景有关的唯美古典诗歌佳句并作解析和点评,虽然写雪但非雪景的不做推荐。喜欢点个赞吧,不负答题者这番力气。
20、她们说,认真的美男子最迷人!
1、到了明代,有一个叫陆诗伯的人,有意仿照张打油的雪诗,也作了一首《咏雪》
2、张打油从此远近扬名,他的诗自成一体,这类的诗竟冠以他的名字称之为“打油诗”。
3、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5、《除夜雪》陆游
6、黄鹂在柳树上叽叽喳喳,几只白鹭一飞冲天。初春已到,远山上的雪还未融化。
7、《北风行》李白
8、元·黄庚《雪》
9、宋·陆游《春日》其五
10、在这除旧迎新之夜,感谢上天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瑞雪。来年,一定是个丰收年吧!就着这半盏屠苏酒,我写下了新春的桃符。
11、忽尔回风交急,折竹一声,使我寒毡增冷。
1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4、山鸦瑟缩相依立,邑犬跳梁未肯归。
15、在北国寒门,连日月之光都照射不进来。因为这里有怒号的北风,还有如席大的片片飞雪!
16、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7、这几句,与“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如出一辙。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连这位大官也忍不住哈哈大笑,最终饶了张打油。
18、唐·杜甫《前苦寒行二首》其二
19、宋·林逋《孤山雪中写望》
20、在漫漫寒冬中苦等了一季,终于迎来了春天。岂料白雪却比人更迫不及待,早已在庭院中翩翩起舞。
1、有朝一日天晴了,
2、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3、山窗寒夜时,听雪洒竹林,淅沥萧萧,连翩瑟瑟,声韵悠然,逸我倾听。
4、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色而及神态。通篇写雪,不着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跃然。用语俚俗,生动传神,本色拙朴。格调诙谐幽默,轻松悦人。
5、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唐·祖咏《望蓟门》
7、皎洁随处满,流乱逐风回。璧台如始构,琼树似新栽。
8、使扫帚的使扫帚,
9、唐·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1、大人一听,连说:“好气魄,起句便不平常!”
1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3、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14、六出九天雪飘飘,
1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6、江渠合为陆,天野浩无涯。
17、恰似玉女下琼瑶,
18、我是不是特别认真啊?
19、不过张打油最出名的还是那首《咏雪》
20、沙村的白雪依然没开化,江县的红梅却已放出了一片春色。诗句写的是初春景象。“雪仍含冻”指冬天的气氛还很浓。“梅已放春”写梅花开放,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两句诗一抑一扬,写出了春天的希望。上句制造了一种肃杀的气氛,下句制造了一种艳丽的氛围,整体意念上强烈的对比突出了冬即去而春欲来的节气变化。
1、蓟门边关,冬天破晓时分,北风裹着凛凛寒气侵人肌肤。连绵万里的积雪映现的寒光使人不冷自寒。放眼远眺,北疆边土都笼罩在朦胧的曙色中,边镇高悬的旗帜在晨风中猎猎飘扬。诗句写远道而来的客子对边塞的地形、气候和氛围的特有感受。两句诗气势宏阔,首句用一“万里”,便见积雪绵延不尽,次句着一“三边”,又写出边地的宽广辽远。诗人保家卫国豪放雄浑之气溢于言表。
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片山兼水绕,晴雪复漫漫。一径何人到,中林尽日看。
4、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5、大官大怒,立即命人查清此诗作者,重重问罪。下属很快就找到了作诗人张打油。
6、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7、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8、清·梁佩兰《端州道中望峡口积雪》
9、《山窗听雪敲竹》高濂
10、暗想金屋人欢,玉笙声醉,恐此非尔所欢。
11、《江雪》柳宗元
12、柴米都涨价。
13、张打油微微一笑,再吟:“也无援救也无粮”
14、一座孤山,被那浩渺的水流环绕着。大雪纷纷扬扬,飘飘洒洒。晴了又下,下了又停。诗人纵目远望,只见那山间的小径上不知何人正在独自徘徊、留连,他久久地伫立凝望着那密密的林间覆盖着的白色的雪花。诗句状写雪中之景。诗人雪中登山远望,心情是沉郁苍凉的,不禁对景伤情。诗人描绘的是幽远、孤寂的冬日雪景,这与诗人的心境是无法分开的。第三句中的“何人”,实则是诗人的化身,他正企望在观景中排遣忧愁呢。
15、鸟已飞绝,人已无踪,只有一个糟老头儿,独自在寒江上寂寞如雪。
16、飞雪有声,惟在竹间最雅。
17、板凳当柴烧,
18、清·郑板桥《山中卧雪呈青崖老人》
19、一觉醒来,发现树头都挂满了雪花。原来,是那一夜大雪,染白了天地。
20、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1、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2、南方雪色由来少,江上今看积翠屏。觅路已惊双峡断,插天犹露一峰青。
3、银沙万里无来迹,犬吠一声村落闲。
4、美丽的红花上裹着一层白雪,山南树木的枝条在北风中嬉舞。诗句写江南冬末的雪景。江南的冬末春初是美丽的,尤其是在难逢的雪天。山野之中,白雪红花相映,该是多么绮丽的景致。尽管朔风示威似地呼啸,可鲜活的朝阳枝条仍然生机勃勃地将寒风玩弄于枝头,因为这枝条已饱含着欲放的活力了。“抱”、“熙”两字,用得极富情趣,把花、枝拟成人态,更使画面中平添了几分生意。
5、作者站立山头向远处望去,最令他留连忘返的是那座东山,它银装素裹,在浅红的晚霞中闪耀着洁白的光芒,这光芒又似乎在上下翻伏,如同雪白的浪花一般。诗句写雪山在霞光掩映下产生的视觉差错,原先的静景化作动景,色泽又鲜丽明艳,仿佛把人带入仙境之中。
6、《问刘十九》白居易
7、说出来你可能不会信,雪是有性格的。她在不同的诗人笔下,呈现出的性格也不一样,有的美、有的雅、有的壮阔、有的凄婉…
8、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9、张打油马上一气呵成了后三句:“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10、这是我本来写大雪节气的小文章,里面录了好几首很有特色的咏雪诗:
11、“大人,我张打油的确爱诌几句诗,但本事再不济,也不会写出这类诗来。不信,小的情愿面试。”
12、大雪飘落在北台上,北台银装素裹,犹如玉楼一样。雪后寒冷,人站在台上冻得浑身起鸡皮疙瘩。举目田野,白茫茫的大地好象银海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下,遍地发光,照得人目眩眼花。诗句写雪后天寒雪白之景。“起粟”写天气寒冷,“生花”写白雪皑皑耀人眼目,深契自然之理。“玉楼”、“银海”状摹雪后之景,更见韵味。
1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14、宋·王安石《和钱学士喜雪》
15、吓得床儿怕。
16、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17、南朝宋·谢灵运《上留田行》
18、中唐时代,有一位叫张打油的人,没错,就是姓“张”名“打油”。唐朝是一个诗歌全盛,名人辈出的时代,张打油的诗“独树一帜”。与有一年冬天,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刚进大殿,便看见粉刷雪白的照壁上面写了一首诗:
19、大雪洋洋下,
20、“大雪”是冬季的第3个节气,大雪节气一到,也就意味着真正的寒冬即将来临。气温低,天气寒冷干燥,大家注意少吃肉防上火,多吃蔬菜和温性水果,多补充水分。还要保护好头、脚这两个部位,祝大家有个开开心心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