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2、——高尔基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士不可以不弘大而有毅力。
6、——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7、——诸葛亮《诫外生书》
8、志不强者智不达。
9、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使精神受到损害。”
10、”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1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4、业精于勤,荒于嬉。
15、——韩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16、——《墨子·修身》
17、为你奉上四个,请你参考: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2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2、《论语十二章》中阐述个人道德修养的句子是:
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
7、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9、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10、最容易出现的是学思辩证关系的句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情景默写还爱考的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周易·乾·象》
13、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5、——《论语·泰伯》e
16、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7、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0、翻译: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会有我的老师.拿他们的优点来自己学习,拿他们的缺点来自己改过。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2、——《论语·公冶长》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志当存高远。
5、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6、天才出自勤奋。
7、——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念书迟。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1、——王之涣《登鹳雀楼》
12、——颜真卿《劝学》
1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4、——杜甫《望岳》
15、——曹植《赠白马王彪》
1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7、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1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9、修身做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论语·泰伯》
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