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某部师政委王文清到前线视察,在战场上遇到了老战友王复标之子王成。王成告诉王文清自己的妹妹王芳也在军中。后来在一次战役中,王成英勇牺牲,全军开展了学王成的运动。
2、危机时刻,赵先有命令刘顺武向团指挥所报告:“向我们阵地开炮!”
3、《英雄儿女》的剧本是由巴金的小说《团圆》改编的。“王成”是其中一个人物。那么,这里“王成”的原型是谁呢?
4、英雄王成通过步话机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是在电影《英雄儿女》第17分钟。这是个经典的情节,也是电影中第一次的高潮,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精神和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他的光辉形象,打动了千千万万个观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5、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是家喻户晓的志愿军英雄形象,他那一声“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呐喊激励着几代国人。而王成的主要原型,就是志愿军第23军步话机员于树昌。如今,于树昌的家终于找到了,就在山东莱阳。
6、是志愿军战士王成在阵地上喊出的:“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电影《英雄儿女》是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优秀故事片,电影中一对兄妹王成、王芳在战场重逢,他们在各自的战斗岗位上为祖国和朝鲜人民而战。
7、阵地仍在我军掌控之下。
8、出自电影《英雄儿女》
9、此战,6连坚守阵地57个小时,打退敌人17次进攻,主动反击两次,歼灭敌官兵562名。
10、电影原声:“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11、深受震撼的张振川还在犹豫,步话机里突然传来了手榴弹的爆炸声,然后就沉寂了。张团长明白阵地上发生了什么,他红着眼咆哮着对炮兵喊道:“给我狠狠的打!”
12、战后侦知,敌陆战一团团长因战败而被撤职,一营长自杀。
13、战斗到最后,阵地上仅剩下五处负伤、双目失明的副指导员赵先有和通讯员刘顺武,刘顺武搀扶着赵先有与敌人拼杀,即当他的腿,又当他的眼,报告着对面敌人的情况。两人用冲锋枪、手榴弹和蜂拥而上的敌人拼命,但是敌人太多了。
14、王成的妹妹王芳是文工团员,她承担了宣传英雄唱英雄的任务,《英雄赞歌》鼓舞了前线将士的志气。王文清见到王芳,认出她就是自己十八年前失散的亲生女儿,为了不影响王芳,王文清克制自己的感情,没有马上认女儿,而是鼓励她向哥哥学习。
15、影片《英雄儿女》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某团在坚守无名高地的战斗中勇敢作战的故事。影片中的英雄王成孤胆作战,呼叫炮火向自己射击,“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喊完之后,他拧开爆破筒的后盖,冲入敌群中。当英雄毅然决定毁灭自己的时候,他也成为了一代人的精神楷模。
16、在确定采用杨根思的事迹之后,毛烽和武兆堤在无数资料中意外地发现了一篇通讯,“敌人离我50米,炮弹打50米,又近了,到30米,再打,到20米,最后10米,不能再打了,一直到最后,直接朝我瞄准,最后喊向我开炮!”
17、陆欣显然只有血战到底的念头。他冒着越军的炮火,在堑壕边沿摆满了拧开盖的手榴弹,在堑壕要道口架好了轻机枪和冲锋枪,又从弹坑里扒出了尚未损坏的报话机,背在身上。20多分钟过去了,越军一个排在炮火掩护下,分三路向陆欣包抄过来。陆欣猛然起身,投出一枚手榴弹,炸死两名越军。他又迅速来到阵地另一面,抄起轻机枪,一阵扫射,击毙三名越军。
18、向我开炮是电影《英雄儿女》里的台词。电影《英雄儿女》里王芳的哥哥王成在一场战斗中喊出: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语句后壮烈牺牲,全军开展了学习他的运动。
19、记者了解到,莱阳市委老干局受山东省委老干局委托,安排人员到市人武部查找烈士于树昌档案,未能查到任何信息。后来,莱阳市人武部政委张玉平与当地党史研究中心工作人员杨海峰取得联系,终于在《莱阳市革命烈士英名录》中找到了于树昌烈士,仅记载系莱阳市城厢街道办事处四真村人。
20、越军第一次进攻就这样被打了回去。20多分钟后,越军又从D高地右前方摸了上来。陆欣还是沉着冷静,让大家将越军放近了再打。他将4枚手榴弹拧开了盖,又等越军接近到20米时,率先投出。其他战友跟上,轻机枪和冲锋枪一齐开火。经过半个小时的战斗,越军在我军前沿丢下7具尸体,再度败下阵去。
21、某部5连1班副班长陆欣,原本已经临近退伍。当时他得知要从所在部队抽调部分人员赴老山前线参战,主动报了名。1985年5月31日凌晨,有雨。4点30分,越军以两个加强排的兵力,在炮火掩护下向陆欣和其他三名战友坚守的D高地发动猛攻。陆欣沉着指挥,一面命令大家进入射击位置,一边用报话机呼唤炮火支援。当越军离他们只有20多米时,陆欣率战友们投掷手榴弹,当即炸倒8名越军。敌人开始后撤,陆欣指挥大家用冲锋枪点射,又击毙4名越军。
22、《英雄儿女》是1964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并出品的一部战争片。由武兆堤执导,刘世龙、刘尚娴、田方等主演。影片改编自巴金小说《团圆》。
23、电影英雄儿女里面男主角在战场上打到剩他一个人的时候用步话机向上级说向我开炮。
24、《英雄儿女》是1964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并出品的一部战争片。由武兆堤执导,刘世龙、刘尚娴、田方等人主演。
25、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我军战争经验总结委员会将攻防67高地战斗,编入战例选集。65军回国后,将67高地防御战斗作为经典战例,供全军连排干部研究学习。
26、作者:毅品文团队刘伯瘟,无授权禁转!
27、文工团员王芳承担了宣传英雄唱英雄的任务,《英雄赞歌》鼓舞了前线将士的志气。王文清见到王芳,认出她就是自己十八年前失散的亲生女儿,为了不影响王芳,王文清克制感情,没有马上认女儿,而是鼓励她向哥哥学习。
28、这时左侧冲上来的越军离他已经不到七八公尺了,正面和右侧的八九个越军也朝他逼近。陆欣扣动扳机,发现子弹打完了。换弹匣已经来不及,陆欣扔掉轻机枪,一边投掷手榴弹,一边向报话机呼叫炮火支援。人们相信,他喊的是:只有五公尺了,向我开炮!
29、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句纪典台词出自196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英雄儿女》。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志愿军战士王成所在的连队为拖住敌人,坚守无名高地,一次次击退数倍于已的敌军进攻,但伤亡十分惨重,最后仅剩下身负重伤的王成,王成一面用步话机向指挥部报告战情,一面阻击敌人。
30、据《英雄儿女》编剧毛峰讲,当时他看了《志愿军一日》一书上“向我开炮”一文后,“王成的形象瞬间脱颖而出”,不加任何虚构,把这段事迹搬上了银幕。
31、出自电影《英雄儿女》。
32、该片于1964年上映
33、战争结束后,巴金到582团采访,团长张振川向巴金详细介绍了战斗经过和赵先有烈士的英雄事迹。巴金听后非常感动,创作一篇反映我志愿军英勇无敌的小说的设想逐渐在心中形成。1961年,经过七八年的沉淀,巴金终于写出了中篇小说《团圆》,发表在1961年8月的《上海文学》上。在这部小说中,巴金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用“我”的耳闻目睹,向读者讲述了发生在朝鲜战场上的故事。故事主人公的原型之一就是烈士赵先有。
34、电影《英雄儿女》是一部战争片,由武兆堤执导,刘世龙、刘尚娴、田方等主演,影片讲述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阵亡后,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坚持战斗,最终与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的故事。
35、“这是我们今年刚出的《致敬最可爱的人》,封面就是用的《英雄儿女》原著上的王成的形象。”高明星翻开第一篇说,“这就是我们的战斗英雄于树昌。”
36、为确保阵地不失,用步话机向指挥所紧急呼叫:请求炮火支援,并指示弹着点:“近点,再近点,不要管我,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37、经过一天激战,6连又打退敌人七次进攻,歼敌二百余名。
38、上世纪60年代的历史影片《英雄儿女》,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战场上那一幕幕悲壮的战争风云,尤其是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战斗英雄“王成”,在全军乃至全国人民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39、《英雄儿女》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出品的一部战争片,改编自巴金小说《团圆》,由武兆堤执导,刘世龙、刘尚娴、田方等主演。
40、该片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阵亡后,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坚持战斗,最终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的故事。
41、《英雄儿女》是1964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并出品。
42、一次,王芳随文工团在阵地上演唱时,遭敌人袭击,为掩护炊事员,王芳负伤,被送回祖国疗养。后来,王复标随慰问团来到朝鲜慰问,这时王芳也已伤愈回到部队。她与王文清相会,王复标向王芳讲述了十八年前的往事,王芳才知王文清是自己的生父,她很激动。王文清勉励女儿做一个革命的接班人,这时父女终于团圆。
43、战后,赵先有被志愿军总部批准追记为特等功臣,为6连荣记特等功,并授予“英勇顽强守如泰山的钢铁连”的光荣称号;志愿军19兵团为6连的通信员刘顺武追记一等功,为战士关景春、刘殿良荣记一等功;。部队还将副指导员赵先有烈士的遗体运送回国与全国著名战斗英雄杨根思、黄继光、丘少云等烈士一起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一个墓区内。
44、“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是电影《英雄儿女》里面一句经典台词。
45、当王成在无名高地被敌人包围后,他用步话机呼叫炮兵: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喊出了那个时代最强音。最后,他拉响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这一壮举,正像王芳在电影中唱的那样: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祖国春常在,烈士的生命开鲜花。
46、最后在弹尽粮绝之际,手持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一声巨响,硝烟弥漫,气呑山河,壮怀激烈。真乃“敌人腐烂变泥土,勇士辉煌化金星”,这组画面时时浮现令人难忘!
47、于树昌的故事,写入了23军战史,他所在的连队被誉为“于树昌英雄连”,但因为种种原因,于树昌的原籍在哪里,他从什么地方入伍,一直是个谜。现在终于找到了。
48、电影《英雄儿女》里王芳的哥哥王成在阵地上说的,“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高喊“向我开炮”的原型是谁?
49、当天,78集团军某旅政治工作部干事高明星一行3人,到莱阳市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请求协助核实革命烈士于树昌事宜,与《莱阳市革命烈士英名录》记载完全吻合,确认于树昌烈士就是部队多年来寻找的王成英雄形象的原型人物,1953年6月在朝鲜战场上牺牲。
50、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是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在面对美军进攻时,弹尽粮绝、整个连队打到只剩下他自己的时候,看到周围数不清的敌人向他靠近,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对着步话机喊出的最后一句话,最终英雄壮烈牺牲。
51、在构想王成牺牲的细微情节时,武兆堤和毛烽就想到了很多抗美援朝英雄,最后决定以杨根思为原型。杨根思在解放战争时期已经成名,最擅长爆破技术,并屡次立功。在朝鲜战场上,他带领一个连守卫某高地,一直坚持到只剩下他一个人,最后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但是,他并没有说过“向我开炮”这样的话。
52、当日,重新调整部署后的6连击退了敌人七次猛烈攻击,歼敌一百余名,阵地一直牢牢掌握在我军手中。但我军也出现了严重的人员伤亡。
53、这是电影<<英雄儿女>>里的一句经典台词,剧中主演王成,为了炸掉敌人碉碉碉堡的致高点,能让我军顺利突围,手举炸药包,只身冲往敌人的碉堡,嘴里高喊着:“为了新中国胜利,向我开炮”。最后把碉堡炸了,用自已的生命换来了革命的胜利,多么伟大的状举,至今值得后人的瞻仰。
54、“几十年来,烈士于树昌生前所在单位和老领导、老战友苦苦寻找他的家乡和亲人,终于水落石出,既是给英雄的告慰,也是给亲人的安慰,更是家乡人民的骄傲!”张玉平介绍,当天,来到于树昌家的宣传干事高明星,带来了这些年收集到的所有证明材料。
55、连续两天受挫,敌人疯狂了。除了不断增兵外,敌人又调来了8架飞机、12辆坦克和3辆喷火坦克,分五路以集团冲锋的队形向67高地冲击。
56、因为信号干扰太大,呼叫炮火支援未能奏效。最后关头,陆欣毅然拉响了最后一枚手榴弹,与越军同归于尽。陆欣牺牲后被追记一等功,王成式的英雄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让我们牢记英雄的名字,永远不要忘记。参考资料:光照千秋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烈士事迹选老山、者阴山战斗英雄故事
57、“向我开炮!”出自中国英雄儿女这部老电影。
58、电影开始之后的第17分钟,王成壮烈牺牲。那个年代,董存瑞和黄继光都是确有其人也确有其事,而王成却因为喊出那惊天动地的一声“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而一跃成为新中国电影中最著名的“虚构”英雄。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59、最后,身背步话机的王成被敌军团团围住,王成毫无畏惧,最后向我军指挥部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随即冲向敌阵拉响了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为我军大反攻争取了宝贵时间。
60、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文艺创作,其实“王成”是电影人物,但事是真事,而且在当年的战场上还不止出现过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