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祝福语

荀子劝学里的成语 44句

时间:2024-09-27 18:59:31 祝福语

1、乎:相当于“于”,连词,表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释义:跳进滚水,踏着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

3、释义:一步一步地坚持走下去,就可以达到千里之外。比喻做事只要努力不懈,总可以获得成功。

4、积善成德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驽马十驾出自: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流言止于智者

6、《劝学》名词解释:《荀子》篇名。集中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认为人的知识、才能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善假于物”的结果。重视教育对人成长的作用。“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7、《荀子·成相》:“患难哉!阪为先,圣知不用愚者谋。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不觉悟,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中不上达,蒙掩耳目塞门户。”

8、于: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9、【举例造句】:惟考我祖,积善成德,宜享其隆。

10、【出处】:《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11、释义:欺骗世人,盗取名誉。

12、《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3、释义:能弯曲也能伸展,指人在不得志的时候能忍耐,在得志的时候能施展才干、抱负。

14、强调学无止境和后来居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5、青出于蓝: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出自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6、焉: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7、【举例造句】:夫固谓一人锲而不舍,则行美于本性矣。

18、契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坚持不懈,契而不舍,金石可镂。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成语出自《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9、指出知识和德性修养是积累的过程,“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0、【解释】: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21、《荀子·议兵》:“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22、释义:先退让一步,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后,再制服对方。

23、【解释】: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4、劝学,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的教育传统。劝学这个词的意思是勉励他人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这个成语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鼓励人们珍惜学习的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25、《荀子·不苟》:“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险莫大焉。”

26、在中国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强调劝学的重要性。孔子曾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乐趣和知识的价值。此外,古代诗人李白也曾写道:“夜来读书未休,算着千里欲封侯。”表达了他对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决心。

27、表修饰关系:“吾尝终日而思矣。”

28、锲而不舍:意思是一直刻下去不半途而止,就是坚硬的金石也是可以镂刻成器的。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出自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9、《荀子·劝学篇》中的成语:青出于蓝锲而不舍积善成德跬步千里积水成渊驽马十驾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0、驽马十驾: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出自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31、认为学的目的在于理想人格的培养,在于掌握“礼”这个最高道德标准。“学至乎礼而至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32、释义:没有根据的话,会被聪明人止息。

33、也: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陈述或解释:“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4、之: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

35、【出处】:《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6、《荀子·富国》:“故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垣窌仓廪者,财之末也;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币之源也;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君必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37、积水成渊:渊:深水潭。点点滴滴的水聚积起来,就能形成一个深潭。比喻积小成多。出自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38、《荀子·不苟》:“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

39、《荀子·成相》:“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40、释义:指当作鉴戒的前人的失败教训。

41、表假设关系:“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42、在现代社会,劝学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劝学所强调的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通过不断学习,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3、释义:靛青从蓼蓝中提炼出来,而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

44、【出处】:《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